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从根源上减负须做好“加法”

2012-05-30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无锡市刘潭实验学校 刘铭

  减负多年未果,原因在于“换汤不换药”。所谓“药”就是学生每天做着大量机械重复的学习“动作”,缺乏生命情趣和快乐体悟。学习就像甘蔗一样,本来是甜的,是可以给人带来精神愉悦的,可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却只能“啃”出苦来,甚至“啃”出恨来?

  减负的本质是让学生享受学习,不是让学生减少学习内容,让教材变简单,因为减“量”改变不了简单重复的学习方式造成的枯燥乏味。过度重视目标和结果,忽视探究创新的过程,过度重视智育和理性,忽视精神建构和价值引领,过度地重视学生未来发展,忽视当下生活感知体悟,学生如此学习怎能不累?人成长的过程就是对世界意义领悟和建构的过程,倘若学生无法发现和理解当下生活带来的意义,无法体验和享受自我创造、自我更新带来的快感,仅靠他们对未来“画饼”的憧憬,如此的学习历程岂能不累?

  因此,从根源上减负,必须做好“加法”,减少那些以记忆为主导的练习和考试,增加知识的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估,增加学生生活感悟、生命体验与生命创造的时间和空间,增加学生之间精神往来的载体和机会,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生活。学生有了精神力量的支撑,学习自然不累。

  一言以蔽之,减负的出发点是“教人”不是“教书”。

(责任编辑:宋成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