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大学毕业生赵子杰庆幸自己的选择——

放弃大城市 就业路更宽

2012-08-27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我感到很幸运,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而现在的工作正是我一直想做的。”电话那头,甘肃省西和县人民检察院政工科的赵子杰平静地说。

  赵子杰来自甘肃省天水市,2010年从天水师范学院中文专业毕业后,向往过城市生活的他来到四川省成都市。他先在当地一家报社找到了一份当记者的工作。“工作是相对轻松,可工资也不高,实习期又特别长,对我们刚从学校走出来的学生来说太难了。”小赵到成都后和朋友合租了一套房子,每月花在房租、水电上面的钱就要800元,而长时间实习不能正式签约让他非常郁闷。不久,小赵离开报社。

  之后,他又在朋友的联系下到了成都市一所中学当老师。他的身份是“临聘”,每个月只能拿一点课时费,没有基本工资,也没有相应的“五险一金”。小赵陷入迷茫。

  “没去大城市的时候,想象着那里会有很多机会,也会很容易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可真正去了以后才发现那里很难扎根。大城市虽然机会多,但竞争也激烈,房价又高,想要长久留下来非常难。”小赵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失望地发现理想与现实已渐行渐远。

  就在小赵处于迷茫之际,2011年10月,甘肃省西和县检察院招考公务员的信息让他重新燃起希望。“县城虽小,但总比我现在漂在这儿强。”小赵说,况且这又是自己一直渴望做的工作。为了不给自己留后路,小赵毅然辞去了成都的工作,回到家乡备考。

  考试结果很顺利,小赵如愿进入西和县检察院,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到新岗位后的小赵如鱼得水,很快就熟悉了手头的工作。“如果说当初回到家乡考公务员还有一些迫不得已的悲情成分,现在的我却感到非常知足,也特别庆幸。”小赵说,大城市虽然看着光鲜亮丽,但不能立足就无法真正融入进去,三线城市虽然地方小,却能提供一份稳定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可以很快得到领导的赏识,受到重视,并容易得到向前发展的空间。

  ■本报记者 刘磊

(责任编辑:王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