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硬件投入少 专职保安缺 安全隐患大

谁来拧紧农村学校的安全阀

2013-02-01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2013年1月15日下午1点多,一名男子翻过两米余高的围墙进入湖南省新化县北渡中心小学,将一名正在上体育课的三年级学生砍伤。为救学生,校长杨建一以身殉职。学生受到严重伤害,校长为此英勇献身,无疑令人惋惜、心痛。但更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校园安全事件不断,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更容易受到冲击。就在去年12月14日,河南省光山县发生一起针对农村学校的暴力事件,22名小学生被砍伤。时间倒退到2010年,据不完全统计,仅当年上半年全国就发生校园恶性砍伤事件7起,造成93名学生伤亡。

  近年来,随着社会矛盾的复杂化,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一再受到冲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多次强调校园安全保卫的极其重要性,并及时作出重要部署,出台了不少政策,拨付了专项资金。然而,突发性的校园安全事件总是防不胜防。

  在面对外来侵害时,农村学校为何屡屡成为校园安全的短板?记者为此展开了调查。在北渡中心小学,记者看到,学校建有完整的围墙,围墙高度达到2.1米。同时,该校建起了比较完整的校园安全规章制度,行政值班制度明确了学校行政人员的值周责任,每天从8:30到16:00是值班时间,值周人员要负责校门管理、校园巡查等具体工作。在杨建一校长生前的办公室里,相应的学校安全预案、安全教育内容也齐备。但是,安全的薄弱之处也不难发现,学校门口并没有值班门房,也没有配备保安。

  该县教育局局长段绍芝告诉记者,校园安全对于教育局长、校长而言,都是“天大的事情”,压力很大。他认为,农村学校容易受到外来冲击,根本原因是,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在校园安全的硬件投入方面仍然严重不足。“这几年,国家大力推动校安工程,可以说在较大程度上改善了新化校舍的安保状况,但现在部分规模较小的学校和教学点还没有围墙,有的即使有也达不到相应标准。”

  在新化采访中,杨建一的生前同事、白羊坪小学校长陈光海说,他一直想为学校争取一个保安,“如果能配备一名专职保安,再加上封闭式管理,陌生人、外来人员将会被挡在校园外。再者,如果是专职保安,他们身穿专业服装,将具有相当的威慑力。”但陈光海同时坦言,要聘保安,学校没有钱。据了解,在这个只有200多名学生的农村小学,每个学期的公用经费只有五六万元,这些钱要用于维修、要确保日常办公,现在学校开办营养餐,又要有人工费、水电费等多种支出,学校的支出项目种类繁多,能用来添置安防设备的钱很少,每年根本拿不出1.2万元左右的钱配备保安。

  这也正是段绍芝犯愁的问题,“新化是一个有510所学校、130个教学点,130万人口的国家级贫困县,能保证教师的绩效工资发放就不错了,要在人防、物防方面加大投入很困难,县级财政一直都很紧张。”

  农村中小学缺少保安并不是新化一地的尴尬现实,在河南省光山县,记者就了解到,当地农村学校的安防同样面临现实困境,全县300多所小学配备全职门卫的不到1/3。特别对于那些中小规模的农村学校而言,单靠学校自身难以配齐专职保安。这种情况在中西部不少农村学校并不鲜见。而与之对应的尴尬现实是,一项统计显示,导致学生多人伤亡的案件多发生在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学校。

  “为确保安全,每天早晨我们都会安排一位干部、两名教师、4名学生在校园门口执勤一个小时。”陈光海说,尽管这种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学校安全压力,但问题是显而易见的。“这些老师每人每天都要上几节课,要代替保安职能,既不规范也不专业。”

  要加强安全保障水平,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缺保安、少投入的现实困难,但是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现在的农村小学教师构成状况也不利于学校的安全建设。新化县三江口小学校长田海平介绍,学校现有11位教师,男教师只有3人,并且年龄都在50岁以上。“面对外来威胁时,女教师和小学生其实都是绝对的弱势群体。如果单靠教师自身,力不从心、漏洞明显。”田海平说,这种师资结构在农村学校带有普遍性,并且近年来新补充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女性。

  为此,段绍芝建议,国家应当像实施校舍安全工程一样启动并实施农村中小学安保工程。要通过系统安排,每年纳入预算,在农村中小学的物防、人防、安全教育上加大投入,并通过相应的制度设计带动省、市、县各级政府的投入,为农村学校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建立稳定的制度,填补欠账和漏洞,打牢基础。

  采访中,记者也注意到,在2010年12月底,中央财政下拨专项资金38.89亿元,对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校园安保设备设施给予一次性补助,专项用于支持学校配置安保、防火等设备设施以及加固改造校园围墙、校门等方面支出。同时要求各地教育部门要摸清本地学校安保设备设施装备和保安配备情况,制定工作方案。就此,一位专家指出,农村中小学校多面广,安保条件基础薄弱,国家必须拿出持续性的举措,为农村学校改善物防和人防等基础性条件,也只有这样,学校安全才能有基础性的保障,在应对外力入侵时才不会捉襟见肘。(本报记者 王友文 实习生 刘博智)

(责任编辑:于晓媚)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