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江苏大学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

2013-06-21 来源: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收藏

    人无信不立。高校学生资助诚信教育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内容。江苏大学历来高度重视学生资助诚信教育工作,措施扎实,活动有声有色,成效显著,有效推动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现将2013年我校资助诚信教育活动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统一部署

    学校和学生工作处先后下发了2个文件——《关于做好2013届毕业生离校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2013届贷款毕业生有关工作的通知》,对毕业生诚信、感恩教育,贷款毕业生有关工作,资助诚信教育活动做了具体部署,统一工作思想,明确工作要求。

学校专门发文对资助诚信教育活动做具体部署

   二、区别对象,分类引导

    学校确定了5类资助诚信教育对象:第一,即将毕业的2013届获贷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或生源地助学贷款毕业生,他们也是本次资助诚信教育的重点;第二,获贷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将于6月20日首次还款的2011届毕业生;第三,生源地或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中出现逾期的往届毕业生;第四、大学期间接受各级各类资助的2013届毕业生;第五,获得国家资助的在校生。学校分别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情况,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针对性活动(具体见附件),以加强分类教育、引导,培养诚信、感恩意识。

    三、活动多彩,措施扎实

    今年,我校共开展了10项资助诚信教育活动。活动形式包括视频播放、讲座、大会、座谈会、横幅签名、书籍衣物募集、个别联系、给资助单位(个人)写信、征文等各种形式。将资助尤其是助学贷款的相关政策做了深入浅出的说明,对贷款或受资助学生进行了全方位的资助诚信教育。

学生在“美丽江大放飞青春梦想,诚信前行不负金色年华”横幅上签字。

学生在进行书籍衣物募集,充实学校“关爱超市”

    针对2013届贷款毕业生,学校主要做了如下工作:第一,分别召开了校级层面的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获贷毕业生诚信还款宣讲会,由中国工商银行镇江中山支行行长助理、校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分别主讲并现场解答疑问,各学院也召开了学院层面以“感恩诚信”为主题的贷款、受资助毕业生大会,普及征信及金融知识,提醒学生感恩诚信;第二,为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制作发放了“国家助学贷款还款友情提示卡”,告知学校和贷款经办银行的联系人及电话,提醒毕业生按时还款;向生源地信用贷款毕业生发放了“江苏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还款指南”(其它省市区的学生可参考),告知正常还款、提前还款、逾期还款、违约责任、国家开发银行学生在线服务系统等与贷款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第三,建立了两类贷款毕业生电子联系档案,方便后期催款。

学校召开毕业生还款知识宣讲会并发放了“国家助学贷款还款友情提示卡”

    针对2013年6月20日首次还款的2011届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学校通过手机、电话、QQ、信件等手段与他们一个个取得联系,告知首次还款时间,提醒珍惜信用。

    针对少数贷款逾期的往届毕业生,学校也开展了扎实的工作。首先,学校整理、分发了中国工商银行镇江中山支行和国家开发银行江苏分行提供的贷款逾期名单;其次,由学生所在学院利用前期建立的贷款毕业生档案,并结合人人网、QQ等手段多渠道与学生联系,进行还款提醒和诚信教育;第三,学院联络不上的学生,由学校出面与生源地居委会或村委会联系,告知学生本人或家长贷款逾期情况,弄清逾期原因,提醒及时还款、维护信用。

    四、精益求精,成效显著

    主题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10项活动共涉及2013届贷款毕业生860名,其中获贷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334名,获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毕业生526名;将于2013年6月20日首次还款的2011届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140名;在生源地或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中逾期的往届毕业生336名;大学期间接受各级各类资助的2013届毕业生1662名;获得过国家资助的其他在校生244名。活动开展之后,提前还清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学生108名96.55万元;提前还清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75名75.32万元;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累计积欠本息由183人27.32万元下降到41人6.13万元;生源地助学贷款逾期本金、利息、罚息由153人13.75万元下降到30人4.06万元。

(责任编辑:王雪)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