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的人生为职教大事而来

访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单津辉

2014-06-16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收藏

  单津辉,江西省建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江西现代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三级教授。所获主要荣誉称号:2000年全国建材系统先进个人, 2001年江西省直机关十大杰出青年, 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 2005年首届全国职业教育百名杰出校长,2006年江西省劳动模范,2007年构建和谐江西师大杰出人物, 2008年奥运火炬手, 200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荣获江西省教育成果一等奖。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有着美丽的校园、团结奋斗的教师队伍、校内齐全的实习实训基地。在校生规模接近2万人,办学质量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然而这所职院的前身只是南昌西郊梅岭下的一所几百人规模的技工学校。 32年砥砺前行折射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艰辛与辉煌之路,而这所学校的办学历程始终与单津辉院长联系在一起。他的职业生涯就是这所学校创办改革和发展壮大的过程。记者近日采访了单津辉,采访过程是令人心生敬意并愉快的,因为他的执教理念和指教执着也因为他的快言快语和脚踏实地。

  记者:单院长,您好,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生为一大事而来,从您的经历看您是为职业经历而来,具体的是为江西现代职院而来,请结合您个人的经历谈谈学校发展的历程。

  单津辉:我此生确实为职业教育而来 1982年江西建材工业学校首次招生,招两个专业共100人,我是那年入的学 。1984年毕业留校,搞学生管理还兼着课。 1990年任学生科科长, 1993年任副校长,1997年任校长至今,2009年任江西建材集团分管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副总经理。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发展很快。我接任校长的时候,学校学生不到1000人,职工不到100人,学校年收入不到300万,固定资产不到3000万。发展到现在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在校生接近2万人,职工1500多人,学校年收入接近2亿元,固定资产有7亿元。学校内涵和办学层次也在不断提升, 1984年形成中专和技工教育齐驾并驱的办学格局;2000年举办高职教育班;2002年升格为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一所集文、理、工、艺术、经济等诸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产学研究以及整体办学条件等方面均上了一个新台阶。

  目前设有7个二级分院,52个专业。其中央财重点支持建设专业5个,省级特色及省级示范专业16个。近年来,学院被授予多个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主要有:“全国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江西省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等。

  不仅如此,2009年江西省一些工业厅局改制,这些厅局下属的9所职业学校由谁来管理?省政府经过调研和慎重研究,在2010年交给了省建材集团管理,成为建材集团的下属单位。经过这几年的科学发展,建材集团实力不断提升,后劲不断加强;此外建材集团不仅有上市公司、科研院所,还有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这个全省职业学校的样板。办企业,建材集团有经验; 办职教,建材集团有示范。我在建材集团是分管职业教育的副总,这些学校的管理工作由我来具体负责。在行政管理的基础上,我们又整合这9所职业院校,并联合二个工业园区和24家大中型企业,组建成职教集团,初步建立了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以专业建设为纽带的立体框架。2012年,省政府正式为江西现代职业教育集团揭牌。其实,我们建材集团没有代管其他学校的职能,但是省委、省政府信任我们,把这些学校交给我们,我们就要为政府、为社会分担困难,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发展到现在,在职教集团的9所院校中,现代职院被确定为高职骨干校,下属的4所中职学校被确定为首批全国中职示范校,我们职教集团成为全省职业教育的优质资源。回顾我们学院和职教集团的发展过程,我觉得作为学校的主要办学者,一定要善于学习,视野开阔。要抬头看路低头做事,既有前瞻性又有实干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职业教育有很多发展机遇。

  三十几年来,我们能及时地抓住每一个机遇.在学校发展中的几个改革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我们都能及时地把握并实现了转折。就我个人来说,我是农民的孩子,职业教育改变了了我,成就了我,我对职业教育有很深的感情。职业教育是我毕生的事业。

  记者:教育部重视职业院校管理工作,正在开展制度层面的各项规范。您管着9所职业院校,您的管理理念和主要做法是什么?

  单津辉:从建材集团到职教集团,我们对院校管理的目标是: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效益。

  第一,如果领导班子胜任的话,那么班子要稳定。职业教育是一项专业工作,学校领导要了解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所以要鼓励职业院校的同志终身从事职业教育,不要三年五年就换一个班子。现代职院的领导班子,从1997年开始基本稳定到现在,大家在工作上都是尽力而为的,尽职尽责的,这是我们学院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二,管理的宗旨是管而不死,放而不乱,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对集团所属的9所院校实行法人治理结构,每所学校都是一个经济利益的实体。在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框架之下,实行“一校一策”,鼓励学校的领导者在办学上出特色、出效益,整合资源谋求更大发展。

  第三,借鉴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对各个学校实行绩效目标考核。年初我要给各校、各系部下达目标计划,年底再统一考核。给同志们任务的同时,赋予他们事权、财权和人权。在这里很重要的是形成一整套制度,大家都照规办事,有制度保障。

  第四,管理上要人性化。我们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下实施管理的,所以我在管理上强调6个字:合法、合理、合情。做到这6个字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而且这6字的顺序不能颠倒,否则就要出问题了。

  第五,全方位、全过程地加强管理和规范。一是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更加规范行政管理。全面推进办公自动化,公文办理实现全程网络运转。二是不断深入分配改革,更加规范人事管理。制订岗位工资调整、教学工作量计酬、校外兼课教师聘任与管理等办法,修订了绩效考核实施方案。三是细化预算管理,更加规范财务工作。从严控制预算,确保预算精度;规范专项资金使用,对项目经费实行专户核算,确保专款专用。四是建章立制,更加规范资产和基建管理。制订了资产管理、基建、招标及政府采购、物业监管等十几项工作制度。五是提升服务水平,更加规范后勤管理。改进学生宿舍管理,强化房屋和水电维修应急响应;严格监管餐饮企业,掌握并设定合理利润点,同时发挥白营餐厅平抑物价的作用,保证学院食堂总体价格稳定,使企业得发展,学生得实惠。

  记者:关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您是怎么理解的?有什么主要做法?

  单津辉: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有着独特的办学理念。我们的办学理念概括起来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质量为本、技能为先,以人为本、服务为先”。践行这个理念,有几点是很重要的:

  第一,正确评价我们学生的能力。通常都说我们的学生是教育的失败者,这是不对的。他们只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但不是教育的失败者,因为还有职业教育这么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职业教育开启自己成功的职业生涯。

  第二,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这是国家的基本精神,是办学规律。不同学校要探索自己的校企合作的实现形式。我们学校的校企合作,概括起来有4种实现形式:一是订单班、冠名班,为企业定向培养;二是招工变招生,与企业共同招生共同培养,这已经接近现代学徒制了;三是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到企业去顶岗实习;四是在校内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双方共同投资共同培养。

  第三,深化校企合作机制体制改革,规范校企合作管理。我们在校企人才互聘交流管理、专任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学生顶岗实习实训管理、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管理、校企合作就业管理、校企合作职工培训管理、校企产品开发和社会服务管理、校企合作资源共建共享管理等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创新和规范,建立了长效机制。

  第四,校企合作要有共赢意识。我们在校企合作中一定不能单方面给企业添麻烦增负担,否则是不会成功的,是不可持续的,在目标设计上一定要实现共赢。

  第五,探索校企合作的产权制度。校企合作要达到深层次,最好的方式是将学校和企业放在同一利益链上,就是要实行产权制度,实行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我们现在已经有了方案,但推进起来很困难,但这是我们下一步的改革探索方向。

  记者:谢谢单院长接受本刊的采访。(本刊记者 赵伟)

(责任编辑:赵亚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