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专家介绍,首先要准备一个包含本国驻当地大使馆的24小时服务电话号码、本国外交部以及亲朋好友等应急电话联络表。其次还要准备一个身份识别卡留给亲朋好友,当留学人员在国外发生紧急情况时便于确认身份。
“十指指纹、DNA(头发丝带毛囊)、血型等身份信息,在出国前采集好交给家人。”安保教官人员介绍,在海外生活,一定要购买保险,这是应对危险的最好对策之一。
同时还要了解目的地的风俗习惯和礼仪,比如印度、缅甸、泰国等地区,人们严禁左手与人相握,即使用左手给别人拿食物,也会让对方误解为一种轻蔑。而外国人对中国的油炸烹饪方式,比较反感,受不了油烟味。
留学人员一定要了解留学所在国的法律规定。不久前,合肥一名留学人员,在美国道路上涉嫌蛇形驾驶,在被警察叫停时,这名学生反而加速逃离。最后美国警方出动直升机和多辆警车,最后以撞击的方式逼停车辆。
留学人员在国外,遇到警察时,一定要听从指挥。“不要酒后驾车,在危险区域行驶时要提高警惕。如果遇到劫车者,不要和劫车者争执,要把手放在他们看得见的地方,不要让对方感到危险恐慌,以免自己被实施暴力行为。”跨文化交流专家介绍,国外允许私人拥有枪支,所以一定不要做掏口袋的动作。
如果遇到枪击、爆炸突发事件,该怎么办呢?“首先要保持镇定,迅速卧倒降低重心,双手护住头部,观察现场情况,寻找遮挡物。”专业安保人员在现场,让学生们演练了低姿匍匐、“S”形快跑以及火灾逃生。全场互动式培训深受同学、老师、家长欢迎,气氛热烈,吸引场外同学驻足关注。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