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应用工作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今后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应用工作指明了方向。要落实立德树人深化课程改革的新任务,把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成为学校信息资源高地和师生智慧中心、成长中心、活动中心,关键是广大中小学要全力做好应用这篇大文章。
推行图书馆+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应用图书馆改善课堂教学。我们可以将课堂向图书馆延伸,推进图书馆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形成新的教学资源,将课外阅读深度渗透到学科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开展广泛阅读,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各学科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心理、学习能力,结合学科特点和馆藏资源开出清单,明确精读内容和泛读范围,组织学生提前阅读,实现传统预习方式的转型。既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又拓宽学生视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甚至我们可以将阅读课堂直接移至图书馆,确定阅读内容,由教师现场指导阅读方法,让学生在图书的海洋尽情遨游。我们还可以选择部分综合实践课程,如航模、海模、机器人等,按照活动课程要求和预设目标,指导学生深入图书馆,有针对性地学习阅读图书、影像资料、网络资源,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动脑筋,发挥聪明才智,协同开发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逐步形成特色资源库和独特的校园文化。
推行图书馆+阅读能力培养模式,更好应用图书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真正达到读书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必须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我们要在指导学生读书方法上下功夫,联系各个领域名人大家的读书方法,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学科,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实现“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的升华,让学科知识真正转化为学习能力。我们要适应网络环境,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在线学习阅读,培养学生辨别、搜集、整理、分析信息资源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要指导学生摘抄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做成读书卡片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背诵;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及时记录自己阅读的见解、感受和对问题的看法;指导学生撰写读书心得,鼓励再创作;举行“演讲比赛”、“读书心得交流会”、“读书笔记展览”等,交流展示学生阅读、创作成果,使学生在阅读、再创作中逐渐形成浓郁的阅读兴趣,潜移默化,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
推行图书馆+阅读活动模式,更好应用图书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今天的图书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凝固的文化场所,而正渐渐成为流动的播洒文明的“第二起居室”。巴金给上海图书馆题词:“散布知识,散布生命”。我们可以推行图书馆+专题阅读活动模式,发挥专题阅读活动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方面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阅读中磨练意志、开发智慧,品尝到探究的乐趣,培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基础。我们可以确定不同阅读主题,选择阅读书目,通过不同的专题,让学生平静地与古代先贤、文人墨客近距离交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可以站在科学巨擘的肩头探索未知的秘密,激发对科学的兴趣,甚至会成为将来杰出成就最初的火花;还可以追寻中外灿烂的文明史,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
推行图书馆+教研模式,更好应用图书馆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我们可以倡导广大中小学教师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图书资料资源,围绕任教学科课程标准学习新知识,拓宽新视野,更新知识结构。在指导学生阅读的同时,与学生同读一本书,同议一个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可能碰到的问题,研究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探究新的教法,提高课堂驾驭能力。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利用馆藏资源,开展草根式实证研究,将自己的所思所悟付诸笔端,形成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提高教学教研的品位。我们也可以结合学校管理实践,针对管理的难点和薄弱环节,研究新时期加强德育和深化素质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学校管理能力。我们还可以推行图书馆+培训的模式,将教师培训班办在图书馆,有的放矢,邀请名师专家举办各种形式的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会,或相互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让教师们享受图书馆翰墨书香的浓郁氛围,实实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
推行图书馆+家庭教育模式,更好应用图书馆发挥社会效益。我们可以倡导家长和学生共同读书,读同一本书,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我们可以向家长推荐家庭教育的文献书籍,组织家长学习正反两方面的案例,在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参加家庭教育学习报告会,指导家长学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让家长精准把握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杜绝家庭教育的盲区,减少家长对孩子教育的误区,切实改变“教师一堂课,不如家长一句话”的现象,促进家长、学校和教师共同引领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我们还可以在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前提下,更好的发挥中小学图书馆的作用,利用周末、寒暑假向社区有序开放图书馆,鼓励社区群众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或到图书馆阅读,支持社区在图书馆开展各种读书活动,让社区群众丰富知识的同时,更多的了解学校,理解支持教育,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贡献中小学图书馆的力量。
《意见》是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纲举目张。在意见规划的枝干藤蔓下,广大中小学可以共同努力,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设计学校教育内容、教学活动和工作项目,不断地将中小学图书馆这棵应用的大树装点得繁花似锦。到那时,基础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也将随之实现。(江苏省泰州中学党委副书记 殷荣安)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