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健康成长

——云南省义务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实践探索

2015-08-03 来源:教育部收藏

  云南地处西南边疆,地域宽广,山地为主,民族众多,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各地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劳动技术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快乐成长,在劳动中健康发展。

  一、统一安排必修课时,提供学生学习劳动技术时间。

  为了突出劳动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必修领域,云南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中明确规定3-9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是劳动技术教育的必修课时,学校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全省编写了劳动技术课的地方教学资源,免费提供学生使用,并且适时组织相关教师培训与研讨活动。教育行政部门每年督导检查并落实学校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情况,各级行政部门的重视为学校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提供了基本条件,为学生学习劳动技术提供必要的时间。

  二、建设校内劳动基地,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实践活动。

  因为考虑校外组织活动的难度和对学生活动安全的担忧,学校较少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为了让学生有更多参加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实践活动的机会,云南积极引导和鼓励学校创造条件,建设不同形式的校内实践活动或劳动技术活动基地。有的农村中学利用学校有种植用地的优势,就建设校内生产劳动基地。如楚雄州楚雄市云龙镇初级中学建设30多亩的校内生产基地,开展勤工俭学,发展校园经济。学校选择了水稻旱育稀植,包谷制钵移栽,科学种植蔬菜,果树栽培,养鱼,养猪,养兔等勤工俭学的项目。在蔬菜种植基地建两个科技含量较高的示范蔬菜大棚,种植反季蔬菜,培育良种。大理州巍山县白龙桥中学建设58亩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主要开展名、特、优、稀蔬菜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果树新品种的引种试验,耕作管理技巧的探究,花卉苗木的繁育等职业技术活动。

  三、利用校外社会资源,帮助学生拓展生产劳动项目。

  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和教学经费困难,云南许多中小学校,特别是城镇学校,通过引进或与校外少年宫合作的形式,充分利用校外社会资源,开展更多的劳动技术项目。如昆明市宜良县某乡镇小学,文山州砚山二小等学校利用本地少年宫活动中心的师资和设备条件开展了航模制作、陶瓷、刺绣等20多个活动项目,丰富了每天下午的课外活动和第二课堂,激发了学生对劳动技术的学习兴趣。保山市隆阳区金鸡乡中心学校为了传承当地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制陶工艺,聘请了当地民间艺人帮助完成制陶技术的教学,学会制陶的关键工艺——制坯,并以制陶为突破口,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四、开发劳动校本课程,引导学生了解民族特色技能。

  因为自然条件、文化历史、经济发展的差异,云南省州市之间、城乡之间、民族区域之间的学校教育情况会有较大的不同。虽然有省编劳动技术教学资源,还是不能满足学校劳动技术教育的需要。省教研部门通过教师培训和校本教材成果的评选活动,鼓励和指导学校结合实际需求,开发劳动校本教材,如昆明市五华区武成小学的“茶艺课”,就是利用云南普洱茶的技术与文化和人们的独特钟爱开发的校本课程。茶艺课让孩子们认识了普洱茶,品尝了普洱茶,重点教学泡茶方法和茶艺的冲泡技能,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感受到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尼西乡小学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环境、民族文化、黑陶工艺等,开发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课程,帮助当地藏族孩子全面了解自己与自然、社会、文化、技术之间的关系,全面认识自己的家乡,并培养学生学会家乡工艺制作并热爱家乡。

  五、开展综合技能展示,激发学生增强劳动实践兴趣。

  云南对学校劳动技术教育的评价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主要由学校层面实施,省、州市、县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提出要求并督促检查。学校有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也有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分别制定了具体评价方案,突出学生技术素养的提高和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技能。一些学校为了进一步突出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意义,每年开展1次全校师生参加综合技能展示活动,并邀请学生家长观摩。如文山州砚山县第二小学2007年开始,连续举办了八届学生劳动技能展示活动。此活动成了学校长期开展的一项富有气味而持久不衰的特色活动,让全体同学有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大好时机,展现了同学们合作交流和集体智慧。每一届“技能大比拼”活动学校都邀请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参观、指导。八年来,活动为全省劳动与技术教育现场会、国培班学院、全州各兄弟学校培训教师3000余人次,活动在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同时,更赢得了与会人员、家长、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赏,成为了全省“劳动技术”教育的经典活动。

  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健康发展。

  云南省义务教育学校从事劳动技术教学的老师基本上是“多岗教师”,较少专职教师。大多数教师的劳动技术教学工作只是一份辅助工作,较少投入时间与精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效率。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云南加强了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技术)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每年的国培计划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培训班,每年200人左右教师参加3个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云南省教育厅从2013年起,每年分学段举办青年教师基本功评比、教师优质课竞赛、优秀成果评选“三项技能评选活动”。“教师基本功评比活动”包括基础知识考试、教学设计说课、劳动技能展示和教学经验介绍四项内容,以赛促训引导劳动技术教师全面提高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重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发展。(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刘海君) 

(责任编辑:柴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