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修身涵养 固本强基

——2015年版《中小学生守则》解读

2015-09-01 来源:教育部收藏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曾宁波

  2014年8月1日,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学校、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都极为关注,纷纷建言。历经一年的反复修改,2015年版《中小学生守则》(以下简称新版《守则》)终于正式发布。新版《守则》与2004年版比较,既体现了历史的继承性,又与时俱进,吸纳了党的创新理论,反映了教育理论的新认识和教育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新做法;既高屋建瓴,又接地气,语言简洁明了,突出对学生言行的基本要求,操作性强。概而言之,新版《守则》主要有四大亮点:

  一是突出价值引领。新版《守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对学生的具体行为要求,如“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热心志愿服务”等,体现了时代要求,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充分反映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平等、法治、民主、文明、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好根,固好本,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为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提供持久的力量,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新版《守则》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二是体现问题导向。自2004年,教育部将《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后,距今已有10年之久。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技术、新问题不断产生。如,在网络普及的今天,网络已成为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新版《守则》明确提出“文明绿色上网”“乐观开朗向上”;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提出了“低碳环保生活”等时尚概念;面对全社会对诚信问题的关切,鲜明提出“诚实守信有担当”。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形形色色的诸多诱惑,新版《守则》以问题为导向,以修身为要义,回应时代的呼唤、社会的关切,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力、感受力、判断力和行为力。

  三是强调行为实践。新版《守则》对学生行为要求具体,注重落小落细落实,强调可操作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心有榜样、行守规矩。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等学习方法和实用的生活技能,让新版《守则》的内容有生气、接地气。道德行为必须在实践中体现,也只有在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锻炼和巩固,才能使道德行为成为自然、一贯、稳定的行为习惯。新版《守则》通篇采用行为动词,把说教式内容变为实践性内容,意在强调行为实践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回归了道德教育的本质。

  四是表述通俗凝练。相较2004年版《中小学生守则》以及与之配套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两个《规范》,新版《守则》将之合二为一,化繁为简,把丰富的意义和深刻的道理,凝练为九条,把抽象的语言变成具体的做法,如讲诚信方面,2004年版《守则》只有“诚实守信、言行一致”8个字。新版《守则》则表述为“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让学生听得懂、易于记、学得会。

  新版《守则》“顶天立地”。从大处着手,紧紧把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从小处着眼,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行为习惯养成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基本要求。新版《守则》注重修身涵养,固本强基,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耿道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