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厅长 沈健
江苏积极构建“需求导向、能力导向、服务导向”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模式,全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呈现出新的良好态势。
一、注重需求导向,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实施“三育人”。一是强化协同育人。通过设立创新创业基金、组建创新创业导师团、建设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等方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辅导、项目孵化、投融资平台建设等工作。二是强化实践育人。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三是强化文化育人。通过举办“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创新创业成果交流展示会等活动,努力构建以创新创业活动为核心的校园特色文化。
二、注重能力导向,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体系
坚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主渠道,推动形成符合创新创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特征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模式。一是构建多学科支撑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二是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实践体系。面向全省所有高校构建国家、省、校、院(系)四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体系。三是拓展创新创业实践孵化平台。重点建设一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
三、注重服务导向,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管理评价体系
一是健全组织领导体制机制。出台《江苏省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办法》,在成立江苏省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基础上,成立江苏省教学管理研究会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委员会,加强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研究和指导。二是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系。鼓励高校建立个性化培养制度,建立专业创新课程学分和创新创业实践拓展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三是强化创新创业教育考核评价。实施以创新创业为观测点的个性化、多元化评价机制,分层次对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情况进行系统评价。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