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让创新创业教育“生根结果”

2015-11-13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青海省教育厅厅长 王绚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结合本省自己的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使《意见》真正落地。多年来,我省高等教育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大学生就业为导向,遵循“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提升功能”的发展思路,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我省今后将把解决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着力点,就现阶段我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第一要实现理念上的转变。要深刻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师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教育教学改革,需要从人才培养本身入手,将创新创业的先进理念深植在学生和教师心中。第二要凝聚各方合力。创新创业教育光靠教育部门和高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而是要聚集各部门、各行业直至全社会的合力,发挥协同育人作用。第三要有落地的有效措施。要健全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活动,完善教学管理;提升教师能力,加强指导服务,同时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组织实施、营造良好氛围。第四要注重对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评价、教学方式、校企合作等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实现的目标是要建立健全教学与实践并重的制度。为此,需要扭住四个关键环节。第一个关键是以优化调整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为契机,将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推动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的变革,创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现形式。第二个关键是积极探索和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效能,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第三个关键是改革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更新创新创业教学运行机制,改变考试考核内容和方法,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第四个关键是提升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逐步完善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考核为导向的教师队伍考核机制。

(责任编辑:谢沂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