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形成三种大学生创新创业模式

2015-10-22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吉林大学校长 李元元

  “十二五”以来,吉林大学成立了由书记校长负责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5年累计投入专项经费3689.5万元。做到“机构、场地、人员、经费”四到位,构建完善的组织体系、管理体系、教育平台和保障体系,形成统一领导、全员参与的体制机制。

  吉林大学还重点进行了分类指导、构建层级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

  首先,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通识教育。学校面向校内外聘任171名创业指导教师,设置创业通识教育必修课和专业教育选修课,以青年文化书院、青科协等社团、协会为载体,在校园内营造“敢想敢干、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其次,针对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开展实训教育。学校建立了14个校内实训基地和创业苗圃。在教育部的支持下,与省工信厅和林田远达创客工场共建吉林大学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面积近两万平方米。

  再其次,针对创业学生提供优质的孵化环境和扶持保障。学校依托吉林大学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建立“学生创业专区”,目前已有35家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双高的学生创业企业免费入园孵化。同时,学校在净月校区投资1000万元,改造原有的基础设施,建立了“互联网+”产业集聚园和学生创新创业园。

  同时,结合学生创业特质,构建三种创新创业模式——高科技成果转化型、“互联网+”产业型、公益创业型。

(责任编辑:谢沂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