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遵循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规律 推进高校转型建设

2015-11-16 来源:教育部收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育与开放经济研究中心 史薇 陈建伟

  高等教育发展有其内在规律,它是人口经济、科技文化、政治历史、制度环境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高等教育发展必须适应并引领经济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必须适应并促进受教育者的多样化特征与就业能力的提高。

  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来看,工业革命以来的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人口结构变化和入学规模扩张产生的教育需求多样化,城镇化进程加速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等因素,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主要驱动力量。20世纪50年代开始,欧美国家普遍兴起第三次科技革命,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技术大规模应用与普及大大提高了对熟练掌握各项专业技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技术创新推动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20世纪70年代前后工业化国家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纷纷超过50%,产业结构转型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加之二战结束以后的婴儿潮推动,1970年前后欧美国家高等教育入学率普遍提高,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欧美国家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教育选择的多样化需求,不断打破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建立应用技术大学,以优化平衡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结构。

  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然而技术创新也具有创造性破坏的特点,沿着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描述的新生事物的发展道路,一方面创新活动创造了新技术、新业态和新产业,另一方面创新活动将破坏原有的一些技术、业态和产业。由于既定时期的高等教育总是适应当期的技术、业态和行业,当技术创新产生了破坏效应,原有的高等教育发展结构和模式将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如果不适时转型调整,将难以适应和引领新技术时代的发展要求。

  当前我国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进入了新一轮创造性破坏阶段。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递减和老龄化的加速,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国家相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诸多重大发展战略,既意味着我国未来发展的新机遇和新增长点,又可能会对旧有的技术、业态和产业造成破坏性效应。适应原有技术、业态和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等教育体系也将面临创造性破坏效应的冲击。高等教育与人口、经济与社会不相适应的因素越来越突出,主要体现在部分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出现滑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严重供给不足。在此背景下,适时推进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是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必然要求的重要举措。

  我国已经具备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其中地方高等院校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升级和人口结构不断变化,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尤其是独立学院的发展面临的生源危机不断升级,部分院校在招生阶段甚至面临“零投档”的困境,生源质量不断下降。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面临的发展危机,根源在于其外延式发展道路,办学定位与综合性大学趋同,办学特色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不匹配,教育质量与毕业生就业能力薄弱等问题愈发突出,导致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结构出现失衡。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普通高等学校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主体,推进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一是要落实省级政府统筹责任。在落实中央教育方针和把握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变化趋势方面,省级政府具有较大的行政和财力优势。落实省级政府的统筹责任,实质上是在省域范围内优化配置高等教育资源,更好地引导地方普通本科学校转型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二是要加大对试点高校的政策支持力度。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尚未理顺,管理模式的同质化导致地方普通高校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的同质化。这就需要打破原有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推动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强化试点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加大对试点高校的政策支持。要在规范省级政府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推动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管理和评价相分离,实现可持续的转型发展。三是要创新试点高校经费筹集模式。要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的支持,探索引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简称PPP模式)。高校转型过程中的发展经费筹集引入PPP模式,一方面可以减轻地方财政支出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调动社会资源办学的积极性,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中央适时提出推进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转型院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据测算,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缺口达到了2200-3300万人。能够培养市场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等院校,必然会受到学生的青睐。因此,向应用型方向转型为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提供了新的政策红利。转型院校需要调整办学目标以满足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更好地将自身优势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结合起来,在保障本科层次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实现学生的“保本增职”,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借助转型优势将办学危机转为新的发展机遇。

(责任编辑:耿道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