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组织开发全国幼儿园信息管理系统
为了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关于“建立幼儿园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我部已启动全国幼儿园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建设该系统的目的,一是及时、全面、准确掌握各地幼儿园建设、幼儿学籍、教职工、办园条件及收费等方面信息,为实施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二是监测各地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状况,尤其是各地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缓解“入园难”等方面的情况。三是为区县教育部门加强对辖区内各类幼儿园的动态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幼儿园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近期做到与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系统相互协调、资源共享,远期将逐步实现整合。按照开发计划,2011年底前将完成幼儿园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并投入试运行,实现数据采集、审核、查询、统计等基本功能。今后,将逐步增强系统业务管理和数据分析功能,尤其是完善区县级幼儿园管理信息系统的各项业务管理功能。
《陕西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摘编
总体目标:逐步把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到2013年,全省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8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
主要任务:(一)大力推动县、乡公办幼儿园建设。每个县(市、区)城至少建成一所标准化幼儿园,建成1000所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使幼儿园(班)覆盖全部行政村,形成学前教育县、乡两级骨干体系和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二)基本实现学前一年免费教育。2011年9月起全省所有公办幼儿园免收入园保教费,民办幼儿园比照公办幼儿园免费标准减收保教费。(三)合理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步配足配齐,根据生源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启动实施全省统一公开招聘公办幼儿园新任教师工作。三年完成1.5万名教师和1800名园长培训任务。
政策措施:(一)各级政府建立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各级教育部门成立推进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二)制定完善各类幼儿园办园标准、收费标准、教职工编制标准及学前一年免费教育的实施办法。(三)省上每年安排2亿元,用于支持城乡幼儿园建设和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四)鼓励和扶持城镇小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捐资、出资举办普惠性幼儿园。鼓励大中型企业建设幼儿园,按公办幼儿园统一管理。(五)各级教育部门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对学前教育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六)建立健全监督体系,省、市、县逐级签订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责任书,明确任务,夯实责任。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
改革和发展的意见》摘编
发展目标:到2015年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7﹪以上,到2020年达到99﹪以上,形成“政府主导、公办为主、民办补充”的办园格局,确保2020年前全市公办园和在公办园就读的幼儿数分别占到总数的80%。
主要举措:(一)加大政府投入,增强学前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2013年前各区(市)财政预算内学前教育经费占预算内教育支出的5%以上,不举办高中的区达到10%。(二)大力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到2015年前建设150所左右镇(街道)公办中心幼儿园和1000所左右农村独立幼儿园。(三)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用地一律划拨供应,由政府投资建设。每5000人口住宅区规划建设一所规模为6个班以上的幼儿园。(四)在农村逐步加大公办教师配备比例,到2015年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公办教师所占比例达到50%以上,每所农村幼儿园和幼儿班至少有1名公办教师。积极落实非公办幼儿教师工资待遇,2012年前农村非公办幼儿教师工资要达到当地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倍以上,工资保险等待遇按不低于70%的比例列入区(市)、镇(街道)财政预算。(五)制定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加强其他民办园收费管理,完善备案程序。实行幼儿园财务公开制度。
“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
扩大试点范围
6月8日—9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在河南郑州召开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和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2011年试点项目方案衔接会。各试点省份发改和教育部门的项目负责同志分别就本省农村学前教育总体规划情况、2011年试点项目安排和保障措施做了汇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基础一司、基础二司和师范司的有关负责同志和处室领导参加会议并对各地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评审,评审结果将作为确定各省中央预算内投资额度的重要依据。国家今年计划投入15亿元,在总结去年试点经验基础上,把项目覆盖范围扩大到所有中西部省份。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