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关键词②:教育公平

均衡优质,公平步调更铿锵

2016-03-04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站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回首过去5年的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一个关键词清晰而温暖——教育公平。

  从中央到地方,从沿海到内地,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新建扩建幼儿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些一步步跨越的背后,一条教育公平的求解之路逐渐清晰而明朗。

  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教育公平再一次以其温软与光芒将民众的渴望抱个满怀,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关于未来与希望的温度。

  从理念到实践的温暖跨越

  5年前,为了让女儿进城读书,山西晋中北田村村民郝巧根不惜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那时“房租高了,土地撂荒了,收入少了,吃肉次数少了”。

  3年前,放弃收费高、条件好的民办学校,上海市普陀区居民龚方执意让儿子上了弄堂附近的洵阳路小学——家门口的一所新优质学校,成为上海市全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改革路径的一个佐证。

  评估报告显示,5年来,各级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妥善解决入园难、择校热、随迁子女入学难等教育民生问题。与2009年相比,2014年全国幼儿园数、在园幼儿数分别有51.9%、52.4%的增幅;19个副省级以上大城市公办小学就近入学比例达97.9%、公办初中达95.4%,义务教育“择校热”逐步降温;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距不断缩小,最低省市的高考录取率从2010年的52%升至2014年的70%;2015年,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定向招生7.5万名,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机会明显增多。

  在经费保障方面,2014年,中央投入“全面改薄”资金492.4亿元;在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上,从2014年起,在提高基准定额的基础上,国家进一步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公用经费;在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方面,仅2013年,中央财政就对已实施乡村教师补助的205个县给予了综合性奖补,共安排资金9.15亿元;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力争到2017年,逐步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到2020年,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师资保障;持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共下达资金200.56亿元,近14万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开餐,受益学生达3209万人。

  从“漫灌”到“滴灌”的精准施策

  教育公平的评判权在谁的手里?无疑是最广大的受教育群体。了解民生、关注热点、回应需求,才能让教育公平真正与公众需求对接。

  去年5月,甘肃省率先出台《甘肃省农村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试行)》。为什么给行政村幼儿园定标准?因为老百姓有需求。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王嘉毅说,甘肃省累计投入50多亿元,实现了乡镇公办学前教育全覆盖。“2010年纲要颁布时,甘肃学前教育入学率不到30%,现在已经接近80%了,且大多以公办为主。短短5年,只剩下边远地区尚未实现普及。”王嘉毅认为,教育发展中,问题找准了,下一步就是如何把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的问题,“因为从根本上,教育是供给侧”。

  “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辍学”,是中国政府的郑重承诺。而践行这一承诺的过程绝不是全国上下一刀切,而是根据不同受教育群体的实际需求,精准发力——

  至2013年,全国开办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的高校979所、开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区县2464个,大大降低了学生因贫辍学现象的发生几率;

  2014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补助标准从3元提高至4元,进一步提高了3000多万名农村孩子的营养保障水平;

  2015年,中央财政下达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149亿元,指导各地以县为单位组织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015年4月,教育部下发通知,明确当年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安排招生计划,实施区域为832个贫困县以及重点高校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的河北、河南、四川等10个省份;

  招收各类民族班学生8万人,加强内地民族班教育管理服务;

  2015年,特殊教育在校生新增4万多人,招收特教专业学生7231人,增长率23.35%……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要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的话语言犹在耳,在公平理念的强力支撑下,越来越多的倾斜政策照向偏远、贫困地区和农村学生、弱势群体子女。

  从均衡到质量的全力迈进

  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和城市学前教育薄弱环节的8个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在14个省份开展了17项学前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近年来,国家教育政策对学前教育阶段的高频、集中关注,就是为了守住教育公平的起点。起点守住了,过程公平、质量公平等才不会沦为空中楼阁。

  2014年12月,国务院出台《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全面编织一张贫困地区儿童健康成长的安全网,为千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垫高了公平的起点。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一个敏感而激烈的话题。

  2014年底,我国在实现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学比例80%的基础上,教育部将通过增强公办中小学接纳能力、进一步推动流入地政府出资购买民办学校学额等方式,不断提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保障水平,努力实现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全纳入”。

  而为了解决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的升学问题,早在2013年,26个省份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12个省份4440名考生参加高考;2014年,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逐步完善,全国28个省份实施随迁子女在居住地参加高考,涉及考生5.6万名……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升学考试开始破题。

  技术手段的更新,也为这场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攻坚之战插上了翅膀。2013年,在教育部加快推进以“三通两平台”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6.36万个教学点实现设备配备、资源配送和教学应用“三到位”,教学点长期以来无法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地处四川经济欠发达丘陵地区的内江,便因为教育信息化的介入,深刻地改变着教育发展面貌。内江把教育信息化当成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的抓手,一个个项目下去,193所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逐一亮相,校际办学水平差距明显缩小,一举实现教育评价从怨声载道到赞誉声声的“逆袭”。

  2014年底,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这张“施工图”为未来6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勾勒了这样一幅图景:形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帮助边远、农村地区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本报记者 柴葳)

(责任编辑:耿道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