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乡村教师最需要什么?

2016-03-16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

  围绕两会代表委员高度关注的乡村教师问题,记者采访了两位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

  乡村教师需要全社会高度重视优先重视

  《中国教师报》:请问沈厅长,江苏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一个省份,江苏有没有乡村教师问题?

  沈健:江苏省有各级各类学生1300万人,有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教师72万,是教育大省,也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区差距比较大的省份。按照江苏省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达成度计算,经过监测和评估,到2020年,苏南地区教育现代化的指标达成度和苏北地区的达成度,大概相差15个百分点,差距比较大。另外江苏也是拥有广袤农村的省份,有844个乡镇,其中770个镇、74个乡。区划调整以后,城镇化进程加快,72万名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师中,在乡镇工作的有26万人,占了36%。因此,江苏省是一个教育现代化发展比较快的省份,同时也是人口众多、地区差异较大的省份,同样存在着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问题。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高度重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中国教师报》:请问庞丽娟教授,从全国整体来看,您认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庞丽娟:我们近两年的调研显示,乡村教师队伍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首先,教师数量不足,尤其是一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严重不足,一些村小教学点已经几年没有新进教师。二是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特别是新入职教师在半年或一年内流动性最大。三是老龄化比较严重。因为太偏远、太艰苦,新教师长期补充不进去,教师的补充、更新迫在眉睫!四是乡村教师普遍负担重、压力大,非常辛苦,能够出来学习的机会也很少。有的教师一人教几门课、带几个班,上下午要上课,中午要做饭,晚上要照顾学生生活,既是教师,又是“父母”。因为负担重,他们的身体状况普遍不是很好。

  乡村教师非常让人敬佩。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尽管条件非常艰苦、负担很重,但坚持20多年、30多年的教师多得是。他们对农村教育,特别是老少边差穷地区的教育贡献非常大,他们是我国乡村教育、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栋梁,非常值得全社会高度重视、优先重视。

  乡村教师需要有足够吸引力的待遇

  《中国教师报》:为了支持乡村教育发展,国务院出台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江苏是怎么贯彻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

  沈健:我们主要从8个方面来落实: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拓展师资补充的渠道;改革人事制度、管理制度;提高教师生活待遇;修订职称评审办法;加速教师城乡流动;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力度;完善教师的荣誉制度。

  去年底,江苏省政府下发了江苏省的实施意见,要求各个部门,除了教育,还有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都要根据省政府的实施意见,按照各自的职责逐步地、全部落实到位。

  《中国教师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落实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政策,江苏作为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这方面有没有困难?

  沈健:最关键是党委政府的重视,重视了,问题就相对容易解决一些。各地在发展过程中都有自己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但是要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这个战略地位明确了,解决问题时就会有更加自觉的行动。

  我们现在有一些地区,通过《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落实,解决教师队伍中结构性的矛盾,比如学科性短缺的矛盾,地处苏北连云港市的赣榆县,由县调整为区后,针对音体美教师短缺问题,通过筛选和考核,5年内选出7500名音体美兼职教师,分批分次进行培训,基本解决了乡村学校教师队伍的结构性问题。

  《中国教师报》:确实,要让乡村教师在农村不仅能很好地工作,而且能够过体面的生活,老了以后也能够过比较体面的生活,待遇问题必须解决,地位问题也要引起重视,同时还要给教师提供专业发展平台。

  庞丽娟:在当前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理应成为精准扶贫攻坚的重点。应重视两大方面:

  第一,待遇。乡村教师待遇这些年提高比较快,但目前整体待遇还是偏低的,随着物价上涨,各个行业比较起来,教师的待遇水平相对还是低一些。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在《政府工作报告》里专门提出来了,也是《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出的八大重点工作之一,应该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第二,全社会要给教师应有的尊重。在调研和座谈中,教师们讲到,他们觉得艰苦并不可怕,待遇低也可以接受,但如果对教师没有应有的尊重,学生也不太尊重教师,辱骂教师,他们觉得很不能接受。

  乡村教师需到位的帮助和暖心的尊重

  《中国教师报》:现在有的新老师刚到农村学校报到,就离开了,存在不稳定的问题;免费师范生是一项很好的惠及农村教育的举措,但我们发现,一些地方免费师范生也很难真正下到农村去。在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时,该怎样设计好的方法和路径来解决这些问题?

  沈健:要解决好乡村教师面临的问题,首先在制度设计和工作机制上,应要求教师都必须下基层锻炼。我们修订了相关制度,依据县域义务教育发展要求,推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合理流动,让教师有内在的动力。今年流动的教师已经超过15%。第二就是待遇问题和精神激励。第三步就是培训,让教师在乡村学校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感觉到在那里也有用武之地。

  庞丽娟:乡村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比较大。如何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还能用得上、用得好,我有这样几个建议:

  第一,进一步完善政策、建立制度,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待遇问题。《教师法》对教师的工资有明确规定,要落实。如今,国家又出台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如何把这些法律和政策落地,要高度重视。

  第二,建立艰苦偏远地区乡村教师岗位特殊津贴制度,建立“国家艰苦偏远地区乡村教师岗位待遇倍增计划”。凡在艰苦偏远乡村地区任教,加一倍基本工资,即工资收入“倍增”。

  第三,切实落实乡村教师的社会保障,特别是医疗和养老保险,还有住房。这样才能让乡村教师安居乐业、安心从教。

  第四,重视地市特别是中西部地市师范学校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这些学校更多面向本地招生,学生对本乡本土特别有感情,没有文化、生活不习惯的问题,毕业后能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第五,加强在职乡村教师的培养培训。乡村教师长期“一个萝卜一个坑”,很多教师没有出来培训的机会,非常需要帮助,也值得我们帮助。对乡村教师的培养培训要琢磨出有效的办法。(《中国教师报》记者 刘华蓉 白宏太)

(责任编辑:谢沂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