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广西教育厅长秦斌: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享受15年免费教育

2016-03-09 来源:微言教育收藏

  广西是老少边山穷的少数民族地区,是全国贫困人口超500万的6个省区之一,扶贫脱贫任务十分艰巨。与此同时,广西又是沿海沿边沿江地区,被国家定位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未来五年,广西教育如何在提高普及率的同时,发挥好对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关键支撑作用?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秦斌。

广西教育厅长秦斌

  “十三五”期间,广西提出要“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具体目标是什么?广西将采取哪些措施?

  秦斌:加快教育普及,始终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对广西而言更加迫切。未来5年,广西要确保实现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的目标。即: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还要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力争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

  “十三五”期间,广西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两大战略主题,补短板、优结构、激活力、惠民生,重点实施教育振兴“双千计划”和“八大工程”,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加快实现广西“两个建成”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我们将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一是通过实施学前教育发展工程,建设公办幼儿园、发展多元普惠幼儿园和推进集团化办园,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计划新建公办幼儿园1288所,改扩建公办园1730所,建设4000所办园条件合格、办学质量较好、收费合理的多元普惠幼儿园。支持每个城区(县城)建设2~3个学前教育集团,每个县(区)创建1~2所自治区示范幼儿园,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县县全覆盖。

  二是通过实施“全面改薄”工程,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大通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到2020年,广西将实现全区义务教育学校班额达到国家规定的小学45人,初中50人以内,寄宿制学校每人一个床位。

  三是通过实施高中阶段教育突破发展工程,统筹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协调发展。加强特色高中、综合高中建设,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人口小县,要办好1所普通高中,1所普职融通“综合素质+一技之长”的综合高中;人口中等的县,要同时办好1所普通高中和1所县级中职学校;人口大县,在办好2~3所以上普通高中和1所县级中职学校的同时,支持各地探索普职融通办学和发展特色高中。“十三五”期间,计划新建普通高中80所,改扩建300所普通高中,建设40所普职融通高中。重点支持中职学校建设一批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

  四是通过实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十大工程,在民族地区率先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着力构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推进中职高职紧密衔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深化县级中专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培养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

  五是通过实施“强基创优计划”,推动高等教育特色化上水平。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南宁教育园区建设,支持广西大学等若干所高等学校跻身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建成北部湾大学。重点建设60个优势特色学科和300个优势特色专业,若干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行列,一批一级学科进入全国学科评估排名前30%。

  广西是全国扶贫工作重点省区之一。“十三五”期间,广西如何打好“教育扶贫攻坚战”?

  秦斌:发展教育是减贫脱贫的根本之举。“十三五”期间,广西将精准实施幼儿园帮扶计划、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帮扶计划、高中阶段教育帮扶计划、县级中专帮扶计划、高等教育帮扶计划、特殊教育帮扶计划、学生学业帮扶计划、教师队伍帮扶计划等八大教育帮扶计划,预计投向广西54个贫困县的教育扶贫资金总量将达到550亿元,高出全区平均水平约30%。这些资金的下达不是“广撒网”,而是要突出“精准”,做到精准建设、精准帮扶、精准资助、精准就业,努力实现贫困地区学校保障基本、满足需要、均衡发展,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全程帮扶、全程资助、充分就业,决不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输在人生的起点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从根本上斩断穷根。

  一是对贫困县学校进行“精准建设”。学前教育方面,支持每个贫困县在城区建设1-2所公办幼儿园,支持贫困县每个具备建设条件的乡镇建设1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义务教育方面,计划投入54个贫困县资金50亿元左右,建设校舍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普通高中方面,重点支持贫困县新建、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学校。职业教育方面,支持每个贫困县办好1所新型中专学校;高等教育方面,支持贫困地区每所高校建设1-2个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教学团队。

  二是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进行“精准资助”。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阶段学生资助政策,在现有资助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分档资助,对特困生给予重点资助。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广西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学实施15年免费教育,即免除学前教育保教费,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

  三是对贫困地区薄弱学校、贫困户子女和教师进行“精准帮扶”。建立精准扶贫资助信息管理系统,确保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完成学业。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学校和学生的结对帮扶体系,全面覆盖贫困地区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

  四是促进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每所高校将指定专人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进行“一对一”帮扶,采取“一次个体咨询、一次优先推荐、一次技能培训、一项就业补贴”等帮扶措施,举办专场招聘会,优先向合作单位重点推荐,确保其顺利就业。

  广西是唯一被国家定位为同时服务一带、一路的省区。“十三五”期间,广西如何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助推“一带一路”建设?

  秦斌:开放是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路径。“十三五”期间,广西将以国家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为契机,以面向东盟为重点,办更加开放的教育。

  一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建设面向东盟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高地,建立合作开放的“双向互通”中国—东盟人才培养体系。加强面向东盟的国家级教育培训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实施中国—东盟留学生“双万人计划”, 加强东盟小语种及与其相融合的各类专业建设,建设一批吸引海外学生来桂留学的特色学科专业群,增加留学生奖学金,进一步扩大招收来桂留学生规模。加强中国—东盟国别研究机构建设, 将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广西师范大学东盟教育研究团队,整合打造成为国家级东盟问题智库和信息库、东盟研究高端人才的培养及聚集平台、国家和自治区对东盟问题研究决策的智囊。继续办好中国—东盟职教联展暨论坛,加强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推动职业教育伴随企业“走出去”。支持高校办好孔子学院,提升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是完善公派出国留学和培训机制,有计划选派优秀教师和优秀博士生出国学习深造。扩大在校生海外研修、联合培养和访学规模,试点探索与外国高校开展学分转移和互认、联合培养、学位联授。

  三是加大力度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大力支持高校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举办合作项目。为高端外国专家来桂工作提供“绿色通道”,支持学校积极开展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的推广和示范。

  四是建设好桂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心、桂台高等教育高峰论坛、桂台教师发展高峰论坛等平台,扩大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合作,推动桂港台教育对口合作常态化。

(责任编辑:耿道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