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严格规范,标本兼治,
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

2016-03-21 来源:教育部收藏

成都市教育局

  近年来,成都市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2014、2015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文件,坚持标本兼治、长短结合、疏堵兼顾,着力规范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2015年,成都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招收新生253862人,全市“非正常跨区域入学”人数比例为4.14 %,较2014年下降 4.16 个百分点,该项指标实现4年持续下降。2015年5月,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简报连续两期以《成都标本兼治化解义务教育择校热》为题介绍成都经验。在2015年成都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中,基础教育满意度名列全市公共服务业第一名。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2015年主要做法

  2015年成都市在推进入学机会公平、结果公正、信息公开的基础上,着力于“六个严格规范”,从源头上遏制“择校热”。

  (一)严格规范入学程序。合理划定入学范围,要求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客观公正地划定小学、初中入学范围,并将部分热点学校的划片范围合理扩大。有序确定入学对象,实现100%的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划片就近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100%的小学毕业生和在拟我市升入初中学校的学生进行网上信息采集。

  (二)严格规范特长生招生。严格执行经省教育厅批准可招收特长生的初中学校才可按规定招收少量体育、艺术特长生的要求,将艺体特长生招生计划减少到8%。2015年,成都市女子类、科创类、外语类学校完全取消了特长生招生。

  (三)严格规范民办学校招生。对民办学校招生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民办学校不得以考试或委托其他机构考试或变相考试形式进行选拔招生。学校招生实行网上报名,每一位小学毕业生原则上限报三所,基本做到民办学校不得以考试或变相考试形式选拔招生。

  (四)严格规范电子学籍管理。要求区(市)县充分利用教育部的学生电子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实施小学入学、小升初工作,并适时监控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学及学生异动情况。

  (五)严格规范信息公开工作。在招生工作的全过程,督促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在社区、街道、学校,并通过媒体、网络及时公开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各项信息,并通过在社区、学校张贴公告,向学生和家长公布学校的招生结果。还通过《成都求学》手册、《成都市2015年招生入学便民服务手册》等多种渠道向市民宣传相关入学政策。

  (六)严格规范招生检查监督。2015年10,对区(市)县、学校的招生入学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范围覆盖所有中心城区及4个郊区(市)县义务教育阶段所有监测学校,共计22所小学,27所初中。2016年初下发了《成都市教育局关于2015年秋季成都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范办学行为专项检查情况的通报》(成教函〔2016〕5号),约谈了金堂、高新等违规区(市)县和部分学校。

  二、2016年工作

  2016年,成都市将认真贯彻落实《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教基一厅〔2016〕1号)要求,坚持成都持续一贯的严格规范、阳光招生的工作思路,确保招生入学政策的连续性和人民群众的适应性。

  (一)与2015年相比的变化点。继续坚持“六个严格规范”,切实推进成都市义务教育阶段阳光招生、规范入学,着力缓解择校热,严格控制择校比例。同时增加了信息公开的力度和要求。

  (二)贯彻落实教育部2016年文件主要举措。一是拟出台特长生招生具体办法,拟增加足球特色学校的足球特长生,同时将特长生招生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二是对特殊人群入学严格执行教育部文件,在学生所在片区内统筹予以保障,原则上不得跨片区择校。三是2016年教育部文件提出“在目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成都在小升初阶段近年来一直实行单校划片与多校划片相结合的方式,小学因均衡程度较高,学校差异不大,同时考虑服务范围的稳定性及小一学生的交通安全问题,继续实行单校划片。

  (三)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通过持续推进教育标准化提升建设,扩大“名校进县城、托管到乡镇”,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试点学区制、大力培育“新优质学校”等措施,进一步均衡配置优质义务教育资源。坚持“精准扶薄,精准补短,抬高底部,提升质量”的思路,定向精准帮扶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发展,实施义务教育底部攻坚,努力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

  三、问题及建议

  (一)关于特殊人群入学政策。目前要求执行的高层次人才、引进人才、军人子女、进藏干部子女、港澳台胞及外籍人士子女等享受入学特殊政策的文件名目繁多,为贯彻执行义务教育就近入学造成困难。建议教育部会同人社部对此类文件及规定进行约束。

  (二)关于西部战区军人子女入学。西部战区成立后,军人子女入学数量会急剧增加,将进一步加大我市学位的缺口;中考加分过高,会挤压其他孩子的录取机会。建议教育部不再出台针对军人子女的特殊入学政策,按现行政策执行。

  (三)关于流动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我市城市承载量几近饱和,每年仍有大量随迁子女需在蓉入学。2015年,我市锦江、金牛、武侯等9个区(市)县学位缺口达到27619 个。建议允许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根据教育资源承载能力有梯度的确定进随迁子女入学政策。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