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太原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情况汇报

2016-03-21 来源:教育部收藏

太原市教育局

  一、2015年工作情况

  (一)提高认识,落实责任

  我市在认真总结历年全市义务教育小学、初中入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就2015年全市小学、初中入学工作印发了一系列文件。市、县两级层层成立领导机构,明确工作体制,落实工作责任。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提升广大干部的思想认识,将上级的工作要求转化为基层的自觉行动,确保了招生入学工作规范进行。

  (二)深化改革,全面推进

  2015年,太原市教育局坚持以改革促公开、以创新促规范,在小学入学工作中,在继续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学区覆盖辖区、随迁子女入学“两为主”三大原则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一是在各县(市、区)教育局领导下,由各小学具体组织实施的工作体制更加完善;二是消除盲点、全面覆盖学区划分规定更加严格;三是以入学信息登记为亮点的生源摸底更加翔实;四是针对适龄儿童户籍住址情况制定的相应入学办法更加具体;五是报名入学的适龄儿童资格进行的审查更加严格。

  在初中入学工作中,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一是公办初中入学实行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并首次实行电脑派位入学;二是两所外语类学校小语种招生不再组织外语能力测试,而是通过电脑随机派位方式录取;三是民办初中学校电脑派位和自主招生相结合的招生政策更加严格明确具体。

  (三)主动公开,接受监督

  为使广大人民群众广泛了解有关政策,我们进行了广泛宣传。一是通过太原市教育局官方网站、太原市教育局官方微信平台及时进行发布;二是通过省城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对相关政策规定进行详细解读;三是要求各县(市、区)、各学校通过张贴公告、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全面告知家长有关政策。同时,切实推进入学工作具体环节流程全面公开,小学入学信息登记、学区划分、入学报名、资格审查、结果公布等全部公开,初中入学报名登记、电脑派位、自主招生等也全部公开。电脑随机派位现场,均邀请家长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新闻媒体记者进行现场监督,真正实现了公开、公平、公正。

  (四)家长满意,社会认可

  2015年招生入学期间,太原市教育局及各县(市、区)教育局除接待大量学生及家长了解、咨询、求助等正常来访外,各级教育纪检监察部门未接到一起反映招生入学工作违规的举报,实现“零投诉”,“择校热”矛盾得到一定缓解,社会、家长、市民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2016年工作思路

  2015年,太原市义务教育小学、初中入学工作总体平稳顺利进行,就近入学目标基本实现。但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总体入学供需矛盾突出。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太原市全市特别是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不合理的问题日益突出,学校不足、学位不足带来的新的义务教育入学难问题开始显现,随着未来二孩政策的推行,这一问题将更加突出。

  二是随迁子女入学压力较大。近年来,太原市进城务工人员急剧增加,在进城务工人员较为密集的部分城区,现有学校承载能力面临着巨大考验。随着随迁子女异地参加中高考政策的推行,随迁子女入学供求矛盾将更加尖锐。

  针对以上困难和问题,根据国家、省2016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要求,太原市2016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初步设想如下:

  (一)改进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办法,坚持学区入学与电脑派位相结合

  2016年全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将保持政策稳定延续、不断加以改进完善。具体而言就是要认真贯彻国家、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太原市实际情况,继续坚持初中普遍实行多校划片,小学严格实行学区入学的办法,并就2015年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继续打造让全市人民满意的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阳光工程。

  (二)加强城市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中小学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太原市教育局将积极推动各级政府和各部门,以新建小区配建学校和城中村改造工作中学校建设为重点,科学规划中小学布局,加快中小学建设速度。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新建住宅配套建设中小学幼儿园工作的有关政策规定,大力推进新城区中小学新建配套工作和老城区中小学改造提升,统筹规划城中村改造工作中中小学建设,统筹安排进城务工人员密集地区中小学建设。

  (三)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随迁子女入学办法,确保随迁子女教育权利

  根据国务院《居住证暂行条例》和教育部、山西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要求,继续坚持“两为主”的原则,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政策,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正常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太原市教育局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总结近年来全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切实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社会群众意见,夯实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成效,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获得感。

(责任编辑:耿道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