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占制高点支撑国家战略 打特色牌服务地方发展

陕西高教由“大”向“强”迈进

2016-11-09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本报讯(记者 蔡继乐 杨咏梅 冯丽)今年秋季入学,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50岁的农民于郑州,怀揣大学录取通知书走进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一名农民大学生。于郑州等19名职业农民将在这里接受为期3年的全日制高职教育。

  作为国家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杨凌职院创新农村扶贫工作,以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为重点,先后与杨陵区委、富平县合作举办村干部学历班、职业农民学历班。这是学院致力服务地方发展现代农业的创新举措,也是近年来陕西高校谋求由“大”向“强”、转型发展的缩影。

  虽然地处西部地区,但是陕西却是名副其实的高教大省。目前,陕西共有各类高校108所,其中3所“985工程”高校、5所“211工程”高校,有在校生150万名,列全国第三、西部第一。

  然而,一个公认的事实是,陕西的经济发展在全国长期处于相对较低水平,高教大省的科研优势并没有完全转化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质成果。这也说明,陕西离高教强省的目标尚有差距。

  如何由“大”变“强”?陕西高校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找到了一条新路径,就是在致力于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实现快速发展。

  在陕西,作为国家重点高校,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近年来致力于占领制高点、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

  西安交大积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一批战略必争领域开拓发展空间,组织科研团队做出了一批国家级的重大科研项目。仅从2000年算起,由该校专家学者担任首席科学家主持的国家“973”项目就有21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5项,居全国高校前5位。

  在我国国防科技领域,西北工大可谓居功至伟。学校在国防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神舟”系列飞船、大飞机工程、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10多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承担了很多关键技术攻关任务。

  西北农林科大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为“三农”服务。10余年来,学校累计向全国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350余项、面积1.325亿亩,新增经济效益300多亿元,被誉为高校服务“三农”的一面旗帜。

  这些国家重点大学在致力于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的同时,也努力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加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

  西北农林科大近年来努力为陕西经济发展服务,仅“十一五”以来就累计承担陕西省各类科研项目639项,为地方新增社会经济效益300多亿元。西安交大与西安市等陕西省的12个市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瞄准能源化工等领域与陕北各市合作实施一批重大产学研项目。

  与几所国家重点大学不同,陕西众多地方高校则立足于自身办学和专业学科优势,通过打特色牌,努力做好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文章。

  西北大学发挥考古学等文科优势成立的丝绸之路研究院,成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体机构。该机构成立后与印度合作从事古印度文化研究,与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联合考古,编撰《丝绸之路大词典》等。 今年5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王树声团队历经数年首次补绘完整《长安图》,我国唐代长安城及城外的山水格局由此得以全貌显现,中国城市规划的智慧亦随之呈现。这是该校发挥学科优势服务国家文化战略的典型案例。

  西安外国语大学则发挥在语言教学上的优势,联合政府部门和有关高校共同建设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并在已经开设的18个语种专业的基础上,申报了38个语种专业,积极培养“一带一路”倡议所需要的语言人才。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