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专栏

把思政课作为人才培养核心课程

2016-12-09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把思政课作为人才培养核心课程,纳入“双一流”建设的重点任务,从课程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等多方面深化改革,将思政课建设成深受学生欢迎的热门课程。

  一、深化课程内容建设,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

  一是深入研究教材,发挥中央马工程统编教材优势。设立教学研究专项经费,鼓励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将教材语言转换为教学语言,不断增强理论说服力;积极开发教辅材料,基于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思路,着力解决高校思政课与中学政治课在教学内容上的衔接,帮助教师把教学重点难点讲深讲透。

  二是开展集体备课,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课堂教学。制度化推进集体备课会,校领导全程参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专业教师共同讨论,“备理论”“备学生”“备热点”“备教学方法运用”,遵循教学规律,贴近学生特点,将党的创新理论有计划、分专题地进入课堂,根植于大学生思想深处。

  三是推出“大国方略”等一批中国系列课程。学校邀请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多位知名专家学者,组建跨学科、跨院校、跨地域的教研一体化师资团队。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注重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传递正确价值导向。

  二、加强师资建设,打造一支让学生满意的教师队伍

  学校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办学工作突出位置,尤其注重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引导专业课教师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构建让教师想教好、能教好的工作机制。聚焦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构建“立交桥”式培养体系。首创“项链模式”,实现多学科师资协同育人。依托同城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三、加强教学方法改革,用问题导向增强教学有效性

  一是开展“问题解析式”教学方法改革。2009年起,学校承担高校思政课“六个为什么”试点工作,探索基于问题逻辑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收集整理学生原始问题近10万个,建立了多角度、多层面的课程教学问题库。

  二是注重话语体系转化,贴近学生思想特点。连续举办7届“上海大学思政论坛”,每年开展教学质量活动月,举办170期社科论坛,组织实施20期教学基本功培训,帮助教师树立“把理论融入故事,用故事讲清道理,以道理赢得认同”的教学理念。

  三是注重运用信息技术,贴近学生接受习惯。进行“微课程”教学改革,建立思政课“微课程”视频库,把教材逻辑体系转化为“微课程”教学的问题逻辑体系,形成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满足学生自学需要的新型网络教学模式。

(责任编辑:李娜)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