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共担责任 协同治理 构建中小学(幼儿园)“大安全”格局

2016-12-15 来源:教育部收藏

  安全问题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是做好学校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保障。只有学校安全,才能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才有社会的和谐安宁。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亲自为教育加上“安全”二字,指出“从家庭到学校,从政府到社会,都要为孩子们的安全健康、成长成才担起责任”,阐明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在学校安全工作中的角色和责任。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为扎实开展专项督导,推动决策措施落地提供了新的依据和遵循。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就应对照专项督导的要求,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共同担责,协同治理,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学校安全的“大安全”工作格局,共同托起明天的希望。

  一是让政府管理强起来。政府管理在学校安全工作中占据主导地位。政府应全面履行职能,指导教育、公安、司法行政、建设、交通、文化、卫生、工商、质检、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齐抓共管,依法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组织管理体系,安全事故应对、处理与责任追究机制,隐患排查与整治的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制定学校安全风险清单。深入开展安全管理培训与指导,参与学校安全教育,推动安全防范宣传进校园。不断加强防溺水、交通事故、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等重点问题预防与应对,及时组织实施救援,落实事故调查、责任认定和善后处理。

  二是让学校责任实起来。学校是安全工作的责任主体,是安全教育的主战场。学校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练功在平时,着力于常规,认真抓落实。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稳定形势分析研判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落实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建设和日常管理、体育运动、校外活动、公共安全事件、食品安全、卫生防疫、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和预防等责任。经常性开展安全专题教育,定期组织地震、火灾等应急疏散演练。健全未成年学生权利保护制度,常态化开展心理、行为咨询和矫治活动。妥善处理安全事故纠纷,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三是让家庭教育常起来。学校安全工作,还应抓好家庭教育这一源头和关键,推动对策前移。安全教育不是偶尔的叮嘱,而要贯穿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当孩子的安全“指导员”,让“安全课”伴随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多用身边典型事例教育孩子,引起孩子注意和反思,增强孩子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每个家庭成员都应主动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有针对性地设置安全教育和演练内容,让孩子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技能,增强安全防范能力。主动做好家校对接,切实履行未成年人监护人职责,配合学校做好思想教育、安全管理和监护工作,形成家校共抓的工作合力。

  四是让社会力量活起来。孩子的安全健康,关系千家万户,也关系整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呵护孩子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发挥政府、学校、家庭作用的基础上,不断激发社会活力,动员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和支持学校安全工作。充分协调社区、居委会等组建联防队伍,发挥社校联防机制作用,实行学校安全群防群治。积极配合政府、学校建立完备的安全预警和应急举措,及时化解不安全因素,妥善处理安全突发事件。大力营造全民参与建设平安和谐校园的舆论氛围,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守望学校安全的良好局面。

  五是让专项督导严起来。督导出动力,问责出鞭策力。学校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是促进地方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学校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学校安全风险防控能力的重要举措。各级督导机构要以对教育高度负责、对孩子倍加呵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按照专项督导的形式、内容和方法,定期开展督导检查,一层一层督导,一级一级落实,一点一点过关,及时发现并通报问题及隐患,及时督促整改,及时消除隐患。坚持一丝不苟、从严问责,对安全工作不力或出现严重问题的地区或学校,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单木不成林,独力难成事。由于学校安全工作的系统性、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仅靠某一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牢固树立协同治理的理念,协调联动多方力量,努力形成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大安全”工作格局,把一个区域、一个地方的学校安全工作当成一个有机整体,努力将承担工作责任的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攒成一股劲,共同为孩子幸福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 秦斌)

(责任编辑:任巍)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