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完善教育体系 精准对接制造业人才需求

2017-02-16 来源:教育部收藏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马陆亭

  教育是使人社会化和现代化的基本手段,教育强则国家强,人才是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而教育体系满足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能力一直是全球竞争力评价的重要指标。

  随着工业化的深度发展,社会需求越来越多元,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成为学生从家庭人转变为社会人的中间转换器,它们在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着各级各类的技术技能和专门人才。不同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要求不同,需要不同的培养方式。好的教育体系,就是能契合住多元的社会需求,适应并引领发展。为什么德国能在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后成为欧洲经济的领头羊?是因为其强大的实体经济,更是因为其实施技能人才培养的“双元制”中职、面向区域技术需求的应用科学大学、面向工业技术创新的工业大学和面向基础科学的综合大学所构成的强大教育体系支撑。如果将“创新”比喻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的话,那么“应用”就是维持其良性运行的血液。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教育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基本满足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要求。但是,随着近年来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庞大的教育规模与多元的社会需求间出现了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的局面。中国是人口大国,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基,但我们的人才培养还存有与企业需求脱节、工程教育理科化等倾向,不能有效满足未来制造业发展需要,亟待加强供给侧改革。对此,可以用“抓改革、强基础、补短板、优服务”来概括《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对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总体设计。

  抓改革主要瞄向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增强体制机制活力,以使教育体系更加适应社会需要,特别是要改变目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重论文、轻实践”倾向。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各级各类人才,如包括拔尖创新人才、高新技术人才、关键工艺人才、专业化人才、复合型人才、能工巧匠人才等,他们构成一个庞大、完整而有机的系统。而这些人才,又需要在相应的学校里予以培养,这就有了学校体系,当前主要涉及高校分类发展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等改革内容。这里面市场和行政同时发挥着作用,市场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影响广泛的,行政的作用是引导性的、重点突出的。还包括专门性人才和通用性人才的区分和培养,甚至还有提升全员素养所需要的基础教育改革等。人才培养体系越完善,制造业发展就会越有活力,国家才能更加富强。

  强基础就是要抓好专业技术、技术技能、经营管理三支队伍建设,其实这也是制造业发展的基本人才需求,面大量广。按照《指南》文本所言,打造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突出体现在加快培育创新型技术领军人才、提升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能力、加强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几个方面;造就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具体包括大力培养技术技能紧缺人才、支持基础制造技术领域人才培养、整体提升企业职工技术技能水平等内容;建设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涵盖着力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和提升经营管理人才专业化水平两大方面。每类人才的培养都有其相应的任务目标、具体要求、工程项目和保障措施。

  补短板是在强基础的前提下,突出创新型技术领军人才、高技能紧缺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培育工作,他们既是短板、也是重点、还是方向。这里面包括精准对接重点领域人才需求,扩大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和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比例,引导高校招生计划向相关专业倾斜,实施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工程等;包括大力培养技术技能紧缺人才,鼓励制造业企业与有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合作实现一体化育人,面向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建设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引导学生学习基础制造领域所需的铸造、焊接、热处理、切削和特种加工工艺等一线学科专业,改善制造业企业加工车间环境加强职工劳动保护,实施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等;包括加强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推动高校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新机制,注重围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快设置相关专业,配合我国制造业企业走出去而培养相关国际化人才。其中还包括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工匠精神培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等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优服务主要是优化制造业人才发展环境,重点在于完善人才使用、流动、评价、激励机制。包括健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人事制度,推行企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与学校专业课教师相互兼职制度,建立健全符合制造业特点的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体系,扭转过度强调论文发表倾向而将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提高企业技能人才地位和待遇,改革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

  总之,面向2025中国制造业未来,人才谋划的基本出发点需要对接制造强国建设战略任务和重点领域,推动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与产业企业需求同步发展;以夯实人才队伍基础和培育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健全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支撑国家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任巍)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