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甘肃平凉市:提质增效 扶持弱小 城乡一体

2017-02-20 来源:教育部收藏

  合理规划,因地制宜,优化城乡资源配置

  一是合理规划农村学校。编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专项规划(2012-2020年),印发相关文件,对撤并农村学校建立了提前告知、听证和审批备案三项制度,防止盲目撤并学校;全市1457个行政村,除45个村自成立以来一直未设置小学或教学点,236个村因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学龄人口自然下降、村与村重组合并等原因撤并了原有学校(教学点)外,全市农村学校相比2001年仅减少了42所。

  二是扩大城区教育资源。平凉市所辖7县区均为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县,但该市克服困难集中力量办好教育。2013年,市政府制定规划,到2020年,平凉中心城区新增基础教育学校16所,新增学位2.37万个。所辖六县共投资34.7亿元,解决城区大学校、大班额问题。

  创新机制,扶持弱小,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市县财政设立年度教育专项资金,优先安排教育支出,教育费附加和计提的土地出让收益全部安排用于教育支出。“十二五”内,该市筹措资金35.99亿元,实施各类建设项目1825个,为学校新建和改建校舍、配置图书、教学仪器设备等。全市宽带网络和“班班通”覆盖率分别达到93.3%和72.7%;对光纤接入有困难的教学点,采用电子白板公用教室,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二是扶持办好农村小规模学校。2013年出台了《关于扶持办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意见》,通过强校引领、经费扶持、师资统筹、活动帮扶、设备帮扶、督研跟进等六项具体措施,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和管理。开展联校走教学区和小班化教育试点,推行“一校多点”的一体化管理模式,由挂靠的中心学校、规模较大学校委派教师或通过返聘退休教师,以学区为单位实行联校走教,解决小规模学校音体美等课程开设不齐,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下发了《关于农村小班化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全面开展小班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小规模学校向“小而强”、“小而优”转变。2015-2016学年,全市自省外、市县中心城区转回农村学校学生3897人;农村小学学生在校达6.2万人,比上年增加近3000人,农村学生呈回流趋势。

  城乡联动,提质增效,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一是推进学区化管理改革。开展“强校带弱校,名校带新校”活动,实施“双百双十”计划,每年选派100名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开展支教活动,选派100名农村教师到城区进行跟班培训。建立城区学校和农村薄弱学校结队帮扶机制,通过送教下乡、名师讲堂、城区学校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交流任教、学区内教师联校走教、帮扶校捆绑考核等措施,努力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二是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年工作行动计划(2014-2017),组织名师“三个一”活动讲师团队,通过课堂教学观摩、观课说课议课和名师专题讲座等活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全学科课堂讲赛活动。建立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立了适应教育教学改革、适应学生全面个性发展的考试评价监测体系。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