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双创”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观察之三

2017-09-19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一个国际赛道,18个国外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赛,让本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与往届相比有些许不同。

  “大赛开赛至今,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国高校的团队主动参与,包括港澳台地区,一共有116个项目报名参赛。经过初选,除港澳台地区,最终有18个国外大学的项目入围国际赛道的决赛。”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范海林说,虽然国际赛道是第一次尝试,但相信未来大赛会吸引更多国外高校参赛,真正办成一项国际性创新创业大赛。

  “双创”是个世界性课题

  作为项目联合创始人之一,来自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朱楚将精心打造的“Sqore”项目带到了本届大赛的“国际赛道”。

  “像‘互联网+’这么大规模的创新创业大赛在国外很少见,国外政府对创新创业的推动力度也没有国内大,更不要说国内很多高校都有一套完备的创新创业系统,但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趋势却是越来越趋同。”朱楚说。

  “‘双创’实际是国际课题,不光是中国面临的课题,只是我们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范海林说,全世界都已经认识到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014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2017年4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4月21日指定为“世界创意和创新日”,并呼吁各国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该决议,“双创”为全球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印发。至今,创新创业教育已在高校渐成气候,逐步实现从课程设置到课程体系、育人模式的系统化转变。

  “大赛是引导带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具体举措。”范海林说,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带动下,作为最有创意、创新精神最强的群体,高校师生正成为“双创”的重要支撑力量。

  外部压力激发内驱动力

  “大赛引进国外团队,让我们有机会了解国外的创新创业团队都在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可以借此审视自己选择的方向,视野更开阔了,这些都是学习和借鉴的机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学生马瑞,带着“高性能全集成激光雷达芯片——让机器用‘芯’感知”项目来到本届大赛,就是想通过大赛,找到产品的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

  范海林更愿意将国外团队的引进看作是给国内高校团队的一个外部压力,因为毕竟“双创”本身就是个国际课题,谁能在创新驱动方面走在前面,谁就能占领改革发展的先机,谁就能在国际发展格局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数据显示,世界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率平均约为1.6%,而在我国,这一比率已达到3%。

  在浙江大学团队指导教师张克俊的视野中,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是一个政府支持力度大、高校投入多、创新创业百花齐放的环境,这一点是国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者望尘莫及的。但同时,国外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投资人和专业评估机构介入较早,项目产品更贴合市场等做法,对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也是一种启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相应的创新素养教育、法律法规、投资机构配套跟进,高校在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的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张克俊说。

  开辟创新创业交流新渠道

  带着团队花了两年时间研究寻找的洗浴用品海绵项目来西安参赛之前,来自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项目负责人王绥昌对国内的创新创业现状并没有深切的了解,印象中就感觉国内团队项目科研比重大、高科技产品多,而他们的项目更接近日常市场需求。

  “国内近些年的创新创业从跟随逐渐转变为引领角色,像中国的电商、无人机、移动互联网等都走在世界前列,如果不加快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应用,很多国家都会进行抄袭。”本科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就读的经历,让朱楚对国内外创新创业项目的差异有自己的认识。

  他认为,国内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侧重点不同,比如人工智能,国内的很多创新是具有开创性的,而发达国家由于市场较成熟,则微创新占比较大。“国内机会多竞争也激烈。国内市场大,常常做一个手机应用,用户可能几百万才起步,而在国外,几百万用户就可以成就一个非常大的公司了。”朱楚特别珍惜这次参赛机会,因为他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交流,让他能够近距离学习、比较、鉴别。

  “国际化的视野让大赛将中外大学生人文交流从文化层面转入更深层次的创新创业交流,我们希望以后中外大学生能够合作开展项目。”范海林说。(本报记者 柴葳 冯丽)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