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牢记嘱托

我们的职教城越办越红火

——贵州清镇职教城回访

2017-10-16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西餐服务实训教学 为资料图片,图片中的学生均为贵州清镇职教城学生。

茶艺实训 为资料图片,图片中的学生均为贵州清镇职教城学生。

中餐烹饪实训教学 为资料图片,图片中的学生均为贵州清镇职教城学生。

机器人操作比赛现场 为资料图片,图片中的学生均为贵州清镇职教城学生。

工业激光打印操作实训 为资料图片,图片中的学生均为贵州清镇职教城学生。

  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中国教育报记者重走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6月17日在贵州清镇职教城考察路线,回访师生,感受贵州省职业教育在这两年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学生变化:

  从被“歧视”到被仰慕的逆袭

  两年时间过去,毕业留校任教一年,刚满20岁的李明扬说起习近平总书记来考察时情形仍历历在目。

  当时还是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2013级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李明扬和同学正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数控机床等课程的实训。习近平总书记走到学生中间,观摩他们操作,询问他们学习、生活情况。

  正在备战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李明扬向总书记展示了自己用铝合金块制作的作品——棋桌“赤心报国”,习近平总书记勉励他“好好努力!”

  4年前,因为成绩不佳,李明扬不得已选择就读这所中职学校。

  “当时,家人和朋友对我并不看好,甚至自己也常常觉得被别人看不起,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李明扬自豪地说。

  努力奋进就有成效,李明扬在校期间获得了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技能大赛一等奖等荣誉。毕业时,他被学校破格留校实习,担任实训老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实训操作。

  “现在家人以我为自豪,以前被‘歧视’,现在却成了同学和朋友们仰慕的对象。”李明扬笑着说,“我会不忘初心,更加努力学习,提高技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工匠、优秀的教师,请总书记放心。”

  学校变化:

  学生多了校园美了

  “当时,我正在给学生上实训课,习近平总书记走到我们身边,和我们交流。我至今印象深刻,他关心学生的学习和实训设备的情况,问了很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来访,让机械工程系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师杨林至今难以忘怀。

  “一个地处西部欠发达省份的中职学校,能够得到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关注,让我倍感惊喜,也受到极大的鼓舞。”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校长武斌儒对记者说。

  在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现代化的校园里,记者总能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考察留下的足迹,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指示被写在学校实训楼上,分外醒目。

  在学校相关负责人的引领下,记者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考察路线走过,发现建筑变密集了,设备变多了,校园功能更加完善。

  当年还在沙盘示意图上的规划已逐步落地生根,一座座新的教学楼、实训楼拔地而起,这所中职学校已然大变样。

  武斌儒用几组数字来向记者说明,2015年,当时在校生只有5000人,而现在已经超过8000人;专业设置上,紧紧围绕职业教育如何服务好中国制造业发展变化来规划调整、优化结构,由原来的17个发展到今天的25个。

  “两年来,校园更美了,教师队伍结构也进一步得到优化提升。学校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得到增强。”武斌儒介绍说。

  职教城变化:

  已累计投入130亿元

  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并非个案,学校所处的贵州清镇职教城,正是一个立足贵阳、面向贵州、辐射西南,以职业教育为切入,提升贵州全省职教水平、精准扶贫的大手笔。

  “职教城建设预计需各类投资约1000亿元。其中,完善学校及市政配套设施等预计总投资275亿元。目前,职教城累计投入130亿元。”贵州清镇职教城管委会纪工委书记周世敏向记者介绍说。

  目前,清镇职教城已经入驻的职业院校已有19所。“我们的职教城越办越红火了。”周世敏说。

  贵州职教变化:

  正在实现后发赶超

  2015年起,贵州省教育厅会同省扶贫办挑选100所优质职业学校挂牌建设百校扶贫基地,举办“威宁班”“赫章班”,实行中职全免费政策,实施教育精准扶贫。两年来投入近20亿元资助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到不因贫失学、不因学返贫,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

  罗小平是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党委书记,作为在职业教育战线工作几十年的“老职教”,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近些年,特别是2015年以来贵州职业教育取得的发展。

  2015年,贵州省人大常委会修订颁布《贵州省职业教育条例》,省委、省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动职业教育率先冲刺,压缩行政办公经费用于发展教育,出台职教生均拨款制度。

  “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今年起我厅加快推进农校对接,各级各类学校直接对接贫困户采购农副产品,支持产业脱贫。在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我省职业教育还每年开展200万以上人次培训,实施创新职教培训脱贫‘1户1人1技能’三年行动计划。”贵州省教育厅厅长王凤友说。(本报见习记者 黄鹏举 记者 王强)

(责任编辑:岱宗)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