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牢记嘱托

牢记教诲打造“筑梦人”队伍

——北京师范大学回访

2017-10-16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见到你们,我就回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教过我的老师很多,至今我都能记得他们的样子,他们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

    2014年9月9日,在我国第三十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视察,与师生交流时,提出希望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3年来,做“四有”好老师的嘱托依然余音绕梁。我们回到北京师范大学,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访谈与总书记座谈的部分师生,重温3年前的历史记忆里的深刻细节,讲述这3年来,在自己的岗位上,如何践行“四有”好老师的嘱托。

  与总书记面对面

  柠檬黄的西装上衣,鲜艳明快,记者见到教育学部辅导员任雅才时,她特意穿上了3年前总书记视察时自己穿的这件衣服,她笑称,这是一种“纪念”。

  3年前,任雅才坐在总书记斜对面,从深度辅导、生涯辅导、实践育人、自身专业化成长4个方面,向总书记汇报了辅导员工作的体会。在5分钟的脱稿汇报中,“我发现,总书记有两次会心的微笑”。

  第一次是当她提到暑假与学生去贫困山区支教时,学生被蚊子咬得满身是包,第二天仍然兴致勃勃地登上讲台。“可能是因为总书记有基层生活的体验,他感同身受。我后来注意到总书记讲到自己的知青岁月,在延川农村插队,过了‘五关’的历练,第一关就是跳蚤关。”第二次是当任雅才提到在所有荣誉中,她最珍视的是学生颁发给她的“最佳大伙伴奖”时,总书记又一次会心地微笑。

  “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任雅才对总书记的这句话印象深刻。在汇报中,任雅才将辅导员的工作总结为“用心灵陪伴心灵,用青春点燃青春,用梦想照亮梦想的事业”。“恰好与总书记这句话不谋而合,也凸显了辅导员工作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任雅才说。

  同样温暖而珍贵的细节也留在当时代表教师发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北师大化学学院院长方维海的记忆里。

  当天,方维海的汇报从“老师应该怎样教”以及“作为老师应该如何做”两个方面展开。几十年的教学和科研经历让方维海对教书育人有深刻的理解。

  他在发言中提到,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师生之间“一桶水和一碗水”的知识传授关系,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他举了个例子,一位来自南方农村的同学,在家里晚上经常看到飞舞的萤火虫,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于是他希望用化学原理来解释为什么萤火虫能发光,“虽然经过一年的努力,也没弄清真正的原因,但是探索的过程中,激发了他探索未知的兴趣”。

  方维海回忆说,总书记在讲到“四有”好老师时,特意停顿了下来,说他很赞同方院士刚才提到的,并复述了方维海的话。“对于总书记提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性,我非常有共鸣。”方维海说。

  黄俊琼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江古镇中心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是“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的一员,当天,总书记来到“国培”课堂与学员交流。直到今天,黄俊琼依然记得总书记对办好农村教育的嘱托。

  2015年8月底,贵州省“国培班”全体学员给总书记写信,汇报了一年来的教学工作。9月9日,总书记发来了回信。

  “真是没想到,太高兴了。”回忆起当天阅读总书记回信的情形,黄俊琼放慢了语速,重音落在“太”字上。在信中,总书记希望他们“牢记使命、不忘初衷,扎根西部、服务学生,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为祖国下一代健康成长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

  体悟“四有”,筑梦教育

  “山里孩子非常淳朴,而且很聪明,眼睛尖。我带孩子们去山里采药,往往隔几米远,仅仅凭借叶子的形状,他们就能发现长在深草丛里的人参。”

  虽然过去了四十年,这位院士还记得那些可爱的山里孩子。1975年,高中毕业的方维海成为了家乡的一名民办教师。4年里,方维海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那时他就立志当一辈子教师。

  “总书记‘四有’好老师讲话精练到位,不仅强调老师要有学识,还要有个人修养、情操,对待学生要有仁爱之心。”方维海说,“总书记以更全面和更高的要求对老师们提出了嘱托,以这个标准衡量,我觉得自己做得还很不够。”

  翻阅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的事迹,任雅才发现“爱”是一个高频词。“仁爱之心包含的内容很广,尤其是师范院校,培养的是未来的老师,更需要传播爱、传递爱、传承爱,一方面爱学生、爱岗位,另一方面爱所有美好的事物。怀有这样美好的爱心,才能把辅导员工作做得更好。”她说。

  在江古镇中心小学,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不在身边,黄俊琼既是老师,也是学生们的“黄妈妈”,经常自己掏钱给学生买学习用品。黄俊琼始终认为,爱可以搭建与孩子们沟通的桥梁,孩子不仅感到温暖,也受到爱的感召,变得爱交流、爱学习。

  25年前,黄俊琼成为一名乡村教师。“我知道家乡的孩子多么渴望教育,渴望飞出大山。教过的学生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是我最开心的时刻。”黄俊琼道出了一名乡村教师的愿望。

  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认为,教育就是一颗心灵去感动另一颗心灵,“总书记关于‘四有’好老师的重要讲话涵盖了对教师的思想要求、品德要求、能力要求和人格要求,既有对师德传统的继承,又有时代的创新”。

  践行“四有”嘱托,争做好老师

  3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些亲历者在自己的岗位上,用不同的行动践行“四有”好老师的嘱托,向着“四有”好老师的目标靠拢、前进,把满腔真情献给衷情的教育事业,不断创造着新业绩。

  作为学院的带头人,为了让学院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方维海对一件事特别坚持:化学学院对老师的年度考核只考核教学,不考核科研。所有与教学相关的研究经费也都由学院支付。3年来,方维海感受最大的变化是“老师们对教学的投入更多了”。

  “总书记讲到‘四有’好老师的那些话似乎一直在我耳边。”方维海还是那么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具体教学中,他认为“创新不是空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从基础做起,把理论基础打好,把实验技术掌握牢固,才有创新的可能。在打好基础的条件下,还应了解科学前沿和科学方法。学院每年都会请十几位化学领域的大家为博士生现身说法,告诉学生如何做才能从浩瀚的前沿科学知识中发现新问题,凝练自己的观点。

  任雅才认为“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是辅导员最重要的工作能力。任雅才指导学生党支部开展了包括微视频、微党课、微行动、微论坛、微传播在内的“五微”活动,让思想政治教育有内容、有抓手。

  2012年刚开始当辅导员时,任雅才比学生大不了几岁。为了更好地了解认识学生,入学前,她通过档案了解学生,入校后,她以宿舍为单位与学生谈心谈话,以周为单位跟踪记录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问题,谈话材料累计有十几万字。她以“给同学一封信”的形式,为学生成长答疑解惑。

  “学生的成长发展不是在大学四年完成、戛然而止的。辅导员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是长期的,应该给予学生观察世界、处理问题的正确角度和方法。”任雅才说,辅导员工作最大的价值是看到学生成长成才。

  总书记视察时,当时还是免费师范生的大四学生古丽加汗·艾买提发言。2015年9月,古丽加汗·艾买提实现了自己的教师梦。她被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录取,成为一名历史老师。一年后,她主动请缨,到距离乌鲁木齐1500公里的喀什地区叶城县一所双语高中支教。

  “我有时是他们的历史老师,有时也是他们的汉语老师、心理老师,我通过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勉励我的学生努力学习,实现梦想,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周围的每一个老师,传递爱学生、爱职业、爱岗位的教育教学正能量。”古丽加汗·艾买提说。

  为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北京师范大学今年设立了“‘四有’好老师终身成就奖”“‘四有’好老师金质奖章”,奖励教书育人的“四有”好老师典范。学校把师德作为好老师培育的核心,专门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定期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教育,强化教师发展中心职能,加强对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培训,并明确划出师德失范红线,对违反师德的教师加重处罚。“3年来,我们每一个师大人都没有忘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我们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积极推动‘四有’好老师队伍建设。”董奇说。(见习记者 王家源 本报记者 赵秀红)

(责任编辑:岱宗)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