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新目标开启教育新征程

——四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2017-11-04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论断出发,作出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在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部署的同时,明确了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新目标开启新征程,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勇于开拓进取的强烈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

  新目标绘就新蓝图。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党中央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描绘了具体的宏伟蓝图: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两个十五年”的战略安排,擘画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这种战略安排说明我们党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也预示着中华民族的前景必将无比美好。用两个“十五年”、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蓝图,把长期、中期和短期的发展规划和宏伟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使得方向目标与具体规划衔接紧密,既登高望远,又脚踏实地,不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顶层设计,也制定了具体方略,极大振奋了人心、凝聚了力量,又能让人知晓路在何方、劲使何处。当宏伟目标和具体规划相统一的共识成为集体行动的逻辑,即使因为形势和条件发生变化,需要调整策略和政策措施,也能避免因方向不明、目标不清带来的巨大风险。

  新蓝图照亮强国梦。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让中国人倍感自豪的新目标,不仅是对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的承续,更是在新历史条件下强国梦的新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谱写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历史新篇章的伟大使命,就责无旁贷地落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这就要求全党要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努力。

  强国梦教育铺底色。强国先强民,强民先强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办好人们满意的教育。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教育的内外环境、供求关系、资源条件、评价标准都已发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变化,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阶段。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与中央要求、社会需求和百姓期待更好的教育相比,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要求相比,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面对新使命新任务,我们的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现代教育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需要重点破解,一些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还需要加快解决。为此,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瞄准十九大为教育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新部署,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本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岱宗)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