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重庆市开州区推行四类村校办学模式——

激发村校活力助“短腿”快跑

2017-11-10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以前还是大海村校时,总体而言,教师敬业精神不够,教学质量起伏较大。”谈到变化,重庆市开州区竹溪镇大海完小校长陈立双说,实施村校办学模式和管理模式改革后,激发了活力,学校狠抓质量,多次获得全区教育质量考核等级奖,考核成绩同二类学校基本持平。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我们的改革,就是在切实践行十九大报告对我们提出的要求。”陈立双说。

  开州区位于重庆东北部,山地面积占比63%,校点多、分布广,有村校185所、村校学生近1.4万多人,村校遍布全区一半以上的行政村,发展基础和育人水平参差不齐,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一条“短腿”。

  如何缩小区域内学校间差距,让“短腿”快跑,开州区根据农村山区教育现状,秉承“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理念,打破传统单一的“乡镇中心校、村校”两级管理模式,将全区所有村校按照现有规模和离中心校的距离两重标准,重新划分为独立完小、中心小学校区、中心小学分校和一般村校四类学校,并按类实施不同的办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独立完小实行“干部、教师、经费、考核”“四独立”办学模式,中心小学校区推行“课表通排、教师混编、任课教师统筹”大年级制,中心小学分校实行“师资统筹、拉通排课、教研同步、活动一致”“四统一”管理,一般村校实行“村校校长”负责制,村校管理得到加强和落实。

  为保证村校的可持续发展,开州区落实多重保障,整合全区38个教育管理中心职能职责,重新设立13个片区教育均衡发展指导管理中心,配齐配强教育专干和专兼职教研员,加强对村校的中间管理环节。从2012年开始,全区规定村校原则上一律不准撤并,对服务半径较大、学生上下学较远的村校纳入寄宿制学校建设。

  同时,开州区加大经费保障力度。严格要求中心校足额划拨村校公用经费,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开支。2014年以来,政府兜底投入1540余万元,用于村校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其中,6个班的完全小学按中心校标准,配齐科学实验室和六大功能室;一般村校装备一间综合活动室,配齐配足音、体、美、卫生器材和适量科技器材,保证师生演示实验及学生科技活动实践需要;所有村校实现宽带网络和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每班配备“班班通”“多媒体计算机”等信息化装备。

  开州区在全区农村中心校与村校之间均衡“施力”,全面探索实施“领导力量对等、师资力量对等、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对等、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对等、学生综合素质对等”的“五个对等”工程,进一步助推区域内学校均衡发展。

  在开州区,各校也主动发力,挖掘潜能,凸显特色,促进内涵发展。大海完小注重家校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长店坊完小以英语、体育教学为办学特色;三台完小以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为突破口,打造舒适的校园环境;新义完小多举措培养学生能力……

  村校注重文化建设,实施校本创新。依托踢毽子、刺绣等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因校制宜,开州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如白乳村校的刺绣、大海完小的舞龙舞狮。

  “四类办学模式”步步推进,成效凸显。据2014年上期全区小学六年级学业水平质量抽测成绩统计分析显示,村校的语数和综合科三科合格率和科平分与二类中心校基本持平,与一类中心校差距进一步缩小,其中部分村校三科合格率和科平分甚至超过二类中心校。

  大进镇关坪完小校长王文卿说,自2011年实施村校分类办学模式改革以来,区教委投入300万元用于六大功能室建设、设施设备更新和校园环境改造,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拿生源来讲,在成为独立完小前,学校每期的生源仅有400余人,越往后招生人数越少;成立独立完小后,生源明显回流,目前人数已达456人。

  开州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分类办学模式改革,是基于探索创新村校管理、提高末端教育质量的需要,是基于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需要,更是基于让每个孩子都能有公平入学机会的需要。开州区将固化村校办学模式改革成果,继续强化软硬件建设,改善教师办公住宿条件,优先充实村校师资队伍,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注重教学教研,让学校有持续发展活力,让教师有教学激情,让群众有较高满意度。(本报记者 胡航宇)

(责任编辑:岱宗)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