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培育人民满意学风

——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思考

2017-11-30 来源:教育部收藏

国家督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 倪邦文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作为民生福祉的第一选项,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第一要务,明确提出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现实要求。各级学校的学风问题作为学习和学术活动整体风貌的综合反映,不仅对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也深刻影响着广大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和职业生涯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青年人才基础。党的十九大宣告我国社会已经进入更加注重发展质量的新时代,只有牢牢抓住学风问题在教育事业中的基础性作用,旗帜鲜明地继续弘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努力实现中华传统学风的创造性发展,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学风,并着力补齐学风建设的互联网阵地这一短板,才能在全新的发展时代培育人民满意学风,从思想动力和精神面貌上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首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旗帜鲜明地继续弘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早在延安时期,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学风党风文风》一文中就高度重视学风问题,一针见血地将学风问题定位为思想方法问题和态度问题,科学地提出了实事求是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这一优良学风已经在我们全党全社会各个历史时期的学习实践中得到了人民和历史的检验,是人民满意的党风和学风的核心意涵。虽然毛泽东同志所谈的学风“不但是学校的学风,而且是全党的学风”,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单纯从学校学习和学术的视角去理解和践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培育人民满意学风,必须旗帜鲜明地继续弘扬以实事求是为核心内涵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特别是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现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学风建设,使各级学校的师生群体始终保持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和治学方法,保持谦虚谨慎的治学原则和治学态度。

  其次,着力推动中华传统学风创造性转化,努力实现中华传统学风的创新性发展。我国古代发达的学术文化孕育了深厚的中华传统学风,不仅从正面强调“修德” “原创”“师古而不泥古”的学术风尚,而且纷纷自觉抵制和批判“空谈心性,治学流于空言”“学以图利,科场取名”“拘守旧说,不达时务”“治学力争门户之见”“浮夸不实,貌为高古”“为文依循风气,识见囿于礼教旧俗”等不正学风。在中国社会滚滚向前的现代化进程已经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全新社会历史条件下,中华传统学风无论是所倡导的优秀内容,还是所抵制的糟粕内容,都仍然是我们开展学习和学术实践的宝贵财富。只要从当代学习和学术实践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将中华传统学术风尚与当代学习和学术实践结合起来,就能够逐步推动中华传统学风的创造性转化,最终实现中华传统学风的创新性发展。

  再次,不断培育当代青年的自信学风,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学风。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我们每个人的灵魂。广大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关键阶段,在各级学校的学习生活对于他们的人生成长而言,就是初步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的“第一粒扣子”。各级学校在学风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广大青少年自信基因的培育,循序渐进地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养成求知学习、运动交流、考试求职等遍布学习生活各个环节的自信,能够有效加强正能量学风的引导和弘扬,进一步压缩不良学习风气,从而进一步帮助广大青年学子扣好人生成长中步入社会的“第一粒扣子”,推动各级学校师生进一步丰富学风建设内涵,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学风,更好地为广大教师和学子的学习和学术实践提供精神指引。

  最后,加强互联网终端这一新型学风传播阵地的建设和管理,补全互联网学风建设这一短板。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计算机、手机等互联网终端已经不可避免地越来越深入到人们所有学习和学术实践的全过程中来,有的时候甚至对于学习和学术效果产生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的要求,对于学风这一群体性风尚的建设实践而言,无疑极具现实指导意义。一方面要积极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站、微信群、QQ群等互联网终端的资料存储和传递功能、无线在线交流功能,不断拓展学习范围、增进学习兴趣从而传播优良学风;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加强对互联网站、微信群、QQ群等互联网终端传播内容的监督和管理,严格防范各种网络文化糟粕对人民教育事业的侵蚀,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和学术环境,为优良学风建设保驾护航。

  总之,党的十九大报告郑重地向我们提出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指引下不断加强各级学校的学风建设,着力培育人民满意学风,为广大师生的学习和学术实践活动提供更加强大的精神指引,对于我们坚定青少年文化自信,不断激发广大青少年学子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活力,沿着党的十九大指引的前进方向,朝着奠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人才智力基础阔步前进,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岱宗)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