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教育也须不忘初心

2018-01-08 来源:教育部收藏

国家督学、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温青

  十九大报告中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把教育放在了第一点,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可见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十九大报告的核心,这不仅是对党员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各行各业从业人员,包括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教育的初心是什么?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反观近些年中国的基础教育,背离教育初心的现象时时发生。一些地方出现应试教育大回潮,且愈演愈烈,近乎疯狂。扭曲的社会舆论和狭隘片面的政绩观,将教育的根本任务抛在了脑后。功利化的教育,让教育的评价指标只剩下单一的分数。高考、中考等升学考试的成绩,成为评价地方和学校办学质量以及考核相关领导政绩的唯一依据。一些非正常的、甚至曾经明令禁止的应试教育手段开始纷纷“合法”化,如:允许甚至鼓励学校周末补课;考试要求统一阅卷,并进行成绩排队;默许民间机构或媒体炒作高考状元及北大、清华等名校录取人数;以高考中考成绩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对学校和教师进行评比,发放奖金;将应试教育做得好的学校树为典型,甚至召开现场会,介绍推广经验,号召大家学习,等等。正应了那句话:“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重压之下,许多学校不得不放弃或者弱化与高考、中考无关的其他教育活动。如,许多学校不再开设校本课程;不再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流于形式;体育、艺术、劳动技术等课程被边缘化,课外活动更是可有可无;德育活动也多是围绕高考、中考的励志教育进行。学生的身心健康,艺术修养,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基本只停留在口号上,无人重视,甚至思想品德教育也可以为学习成绩让路,学生只要成绩优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非他莫属。

  教师的课堂教学,也一切以提高应试成绩为目的,强调多年的素质教育难以落地。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灌输为基本方法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比比皆是。死记硬背、题海战术依然是提高分数的法宝。

  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即将开始。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的新课程体系,能否在新课改的实践中得到有效落实?面对当前的应试教育大环境,我们的担忧多于期待。

  有人辩解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应试教育中也有素质教育。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伴随着素质的发展,而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同样有很强的应试能力。两者的关系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促进的,是对立统一的。这样的辩解十分有害,为应试教育找了一个看似合理的借口。事实上,这是混淆了应试教育与应试能力、以及素质教育与素质发展的概念。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都是专有名词。应试教育指的是以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只以分数高低评判学生的能力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高低。而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追求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显然这两种教育模式的出发点和目标都是不同的,它们是完全对立的教育观,不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问题。虽然两种教育模式在实施过程与结果呈现上可能存在一定的交叉或重叠,但绝不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混淆二者的关系就会模糊我们的教育初心。

  还有人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由,为应试教育站台,认为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有高升学率的教育,百姓心目中的好学校就是高考、中考成绩名列前茅的学校。是的,在很大程度上百姓是这么看的,但这不等于百姓支持应试教育。事实上他们对应试教育的弊端心知肚明,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学校的培养教育下取得好的应试成绩,另一方面又痛恨沉重的应试压力对孩子身心的摧残。他们普遍希望中国的教育体制能够有所改变,学生的课业负担能够减轻,孩子在学校能得到更全面的锻炼和培养,拥有快乐的童年和少年。可见面对学校教育,老百姓其实很纠结、很矛盾。而选择性地将应试成绩的高低与百姓是否满意挂钩,却故意忽视教育方针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忽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客观现实,这反映了一种畸形的教育观。从另一个角度看,社会舆论为何会简单地将教育质量等同于考试分数,原因是没有其他的评判指标,而这就更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教育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对社会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可遗憾的是,包括一些教育官员在内的很多人,缺少正确的教育质量观,面对不断恶化的教育生态,非但不能坚守教育底线,反而推波助澜,误导教育的方向。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十九大报告中说:“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就是人民期待的满意的教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只有牢记党的教育方针,牢记教育的根本任务与目标,才能在纷繁嘈杂的教育争论中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始终把握正确的方向,坚守使命,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岱宗)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