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发挥教育督导作用 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2018-03-01 来源:教育部收藏

国家督学、宁夏教育厅厅长 郭虎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判断,是基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人民生活需求以及影响发展的原因等依据作出的科学判断,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推进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教育发展而言,就是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享受更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需求。

  正是以这一重大理论为基础,十九大报告对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我觉得归结起来,就是“四个明确”:一是明确了战略地位。报告提出的“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标志着我们党对教育工作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进一步凸显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二是明确了总体要求。报告首次提出“幼有所育”,顺应人民群众的期待,切中当前学前教育相对薄弱的现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强调“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阐明了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就是要围绕建设教育强国的总体目标,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动力,以加快教育现代化为路径,最终达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三是明确了根本任务。报告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了重申,并且把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举措,充分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四是明确了重点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等等,就是今后的重点工作。这些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

  教育督导是促进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手段,是保障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效机制。教育督导部门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就是要紧紧围绕十九大关于教育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找准职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以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化解热点难点、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来开展工作,着力解决教育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确保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地生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具体来说,我觉得发挥好教育督导的作用,就是要在全面督导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优先、公平、质量、安全”强化督导。一是督履职、促优先。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启动开展对市、县(区)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评价工作,指导和督促各级人民政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履行好领导、管理、发展、保障教育的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使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要,加快推进教育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二是督均衡、促公平。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工作,加强对已评估认定县(市、区)各项指标的监测复查工作,防止反弹。在此基础上,启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督促各县(市、区)用国家标准办好每一所学校,实现更高层次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局面。要根据工作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全面改薄、化解大班额、解决择校热、教师轮岗交流、落实学生资助政策等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专项督导,进一步落实好国家惠民政策,着力化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推进教育公平。三是督管理、促质量。要积极开展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和实施素质教育等方面的督导评估,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保障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成才。深入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指导各县(市、区)用全国的一把尺子,找准自己的位子、寻求突破的口子,进而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加强整改,提高质量。要依据国家的要求,逐步建立贯通大中小幼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制度,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教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使质量监测从义务教育逐步覆盖到各级各类教育。四是督规范,促安全。一方面,要强化学校安全专项督导检查,督促各地、各学校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学校建设,配齐安全设施设备,加强安全工作管理、健全安全工作体系,确保校园安全。另一方面,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校园欺凌、食堂安全等专项治理,积极维护校园秩序,努力使校园成为学生成长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

(责任编辑:岱宗)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