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走好新时代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长征路

2018-03-01 来源:教育部收藏

国家督学、河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 翟海魂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开启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征程,在我们党、国家和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指明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坐标。进入新时代,意味着高等教育事业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目标发生了战略性转变。进入新时代,高校所承担的使命、所肩负的责任、所要完成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大。

  十九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调“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今后的办学实践中,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教育思想及高等教育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九大对教育事业的总体部署,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以更大力度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为推进新时代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一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高校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我们要回答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一关键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确保做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做好工作,高校党委主要抓好三件事:把方向、定大事、聚人才。把方向,坚持党管办学方向,首要的就是要更加自觉地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对总书记重要讲话做到第一时间学习研究,并注重将讲话精神与学校实际相结合,转化为指导工作的具体思路。定大事,坚持党管改革发展,就要最广泛的凝聚共识,把每个人的诉求、理念和建议上升为党组织的决定。聚人才,就是坚持党管人才、党管干部,想方设法调动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学校发展的大目标共同努力。

  二是把坚持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建设发展的根本任务。我们要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用中国梦打牢广大青年的共同思想基础,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融入“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还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要用足用好中华五千年丰富的绵延不断的历史文化资源,充分挖掘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针对性地回答深层次的理论和认识问题。高校党委要注重构建协同育人格局,可探索实施以专职辅导员、名誉班主任、兼职学业导师为主要构成的“三个老师”制度,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感染力和实效性,提高思政课质量,挖掘专业课育人要素,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

  三是把坚持内涵发展作为高校改革创新的根本主题。我们要回答好“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一基本问题,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内涵发展,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使高校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人才摇篮,成为推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引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我们要回应总书记对高等教育的最大关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广育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各类人才,深度参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努力。高校党委要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这个核心点,在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等方面全面体现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在有效解决人才培养的重点难点痛点问题中推进高校的改革创新,切实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四是把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高校激发内生动力和办学活力的根本举措。我们要紧紧抓住推进高校改革发展的关键点,树立改革的紧迫感,增强危机感,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大学是一种“底部沉重”的组织。大学知名的教授、权威的学者、专家都分布在院系;无论是国家要求,还是大学规划,只有具体转化为院系(专业)层面的教育教学实践,才能真正惠及学生。高校党委要把调整学校与二级学院间的关系作为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的核心问题,通过对学院内部治理结构、教师引进和培育、科研和教学组织结构、课程设置、思政育人等方面的全面深化改革,建立起以二级学院为主体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激活个体、激活二级单位,继而把个体的活力凝聚为集体创新能力,实现由“大学办学院”向“学院办大学”的转变,最大限度释放蕴藏在师生中的创造潜力,使学校发展的牵引力从“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变为“动车组”节节发力的模式。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走好新时代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长征路,需要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努力奋斗。我们要切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肩负起时代使命,为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岱宗)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