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建设世界一流的化工学科

2018-03-20 来源:教育部收藏

第十届国家督学、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原党委书记 贾绍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高等教育发展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它必将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加快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跨越的步伐。

  在“双一流”建设中,学科建设是根本,学科水平决定了一所大学的层次,一流的大学必须有若干个一流学科支撑。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首先任务是要培育在国际上有影响力、学术水平高的一流学科。为此,高等学校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切实抓好学科建设,培育世界一流学科。

  本人所在的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是天津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在近4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实现了“四连冠”,连续十余年保持全国第一,入选了教育部公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我校的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建设虽取得了重大成就,局部上已接近或达到世界一流化工学科的水平,但整体上与世界一流化工学科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具有国际影响的顶尖人才不足、具有原始创新的科技成果和技术发明不足、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界还不够活跃、人才培养的理念方法和文化氛围与创新性研究的要求还不够适应等方面。

  就化工学科来说,进入21世纪面临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化工学科有以下发展趋势与基本特征:一是学科范围的扩大和跨学科发展,表现为化工与生命、材料、电子、能源和环境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目前,化工学科已发展成为与高科技密切相关的、通用的过程工程学科。二是化工学科所涉及的研究内容不断拓展,向着大宏观、宏观、介观、亚微观和微观等“多层次”方向发展。三是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化工技术需要不断创新。

  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世界一流的学科要有一流的组织结构、一流的制度安排、一流的学者队伍、一流的资源支撑和一流的传统文化。对今后的化学学科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围绕人才培养这一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以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核心,不断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法,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等化工创新人才,建设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二是在原有基础上集成和拓展本学科所属各二级学科的优势,进一步整合资源、组建团队、凝炼方向,创建具有原始理论创新能力和战略高新技术形成能力的代表国家最高水平的、国际知名的科技创新平台与研究团队。三是聚焦国家的发展战略和重大需求,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发挥自身学科的整体优势克难攻关,为国家提供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基础科技创新的成果, 以及新型的、高性能的物质并通过高效的环境友好的先进技术实现这些新物质的制造和生产,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进而提升学科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四是加强化工学科与其他新兴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不断扩大学科范围、适应科技进步,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五是加强与国际著名化工院校和知名学者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学院的国际化进程,与国际接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一定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积极进取,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科学发展、为建设世界一流的化工学科做出积极的贡献!

(责任编辑:岱宗)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