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督学、驻法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 杨进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法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是西方七国集团成员之一,是欧盟的核心大国之一,也是在国际上具有影响的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强国。法国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中法关系是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伙伴。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法国时说了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中国梦是法国的机遇,法国梦也是中国的机遇,双方要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共同实现‘中法梦’。” 中法建交半个多世纪以来,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积极推动新时代中法教育交流与合作。
第一,积极推动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建设
八大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中外相互了解、相互认知、相互理解,不断拓展中外人文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在促进合作共赢和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中国和法国是代表着东西方不同文化的两个重要国家,人文交流源远流长,历史上频繁的人文交流拉近了两国人民的距离。2014年9月,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启动仪式暨首次会议在巴黎举行,成为继中法战略对话、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后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第三大支柱性合作机制。到2017年,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已经成功举行了四次会议,在机制成员共同努力下,两国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新闻媒体、体育、旅游和美食、地方合作、青年、妇女权利和男女平等等十个领域汇聚了一系列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中法更加需要扩大交流互鉴,增进文化认同,使东西两个文明遥相呼应,相互吸引,使中法友好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按照十九大提出的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总要求,要密切配合国内教育、文化发展需要和法方关切,扎实推进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会议各项成果的落实。同时,协助国内,密切与法国各有关部门的联系,认真细致地做好今后各次会议筹备工作。积极策划符合双方需求的重点新项目,并将其培育成中法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的新项目,带动提高中法人文交流的整体水平。
第二,充分发挥中法教育合作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作用
教育为国家富强、民族繁荣、人民幸福之本,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一带一路”中的“丝绸之路”,对于法国人来说并不陌生,法国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法国第二大城市里昂是古代丝绸之路在西方的终点。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访问法国的第一站就是里昂,而2018年马克龙总统访问我国的第一站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展现了中法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高度共识。法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广泛认可和欢迎,为中法教育交流与合作发挥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作用、共同开创教育美好明天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要抓住机遇,促进国内“双一流”高校与法方“卓越计划”内高校开展深度合作,联合深度参与国际或区域性重大科学技术计划,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扩大中法工程师教育领域的合作,积极发挥“中法工程师教育高校联盟”在总结和推广中法工程师教育合作经验中的作用,为新型工业化培养应用技术人才。在继续促进高等教育合作中,通过“千人实习生计划”支持双方实习生往来。把职业教育作为中法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点领域,培养“中国制造2025”和发展现代服务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推进巴黎市与北京市、武汉市与波尔多市、青岛市与布列斯特市等94对中法友好省市之间开展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的交流,为整个中法教育合作注入新的活力。积极创造条件,探索开展中、法、非三方教育交流与合作,借力法国的传统优势,把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向非洲推进。
第三,进一步扩大中法学生交流规模
法国是我国学生出国留学的主要目的地国之一,2017年全法留学人员达4.49万人,我国已经成为来法国留学人数的第一大生源国。随着我国国家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来法留学人数将持续增加。广大留法学人有着不忘初心、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新年来临之际给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回信,在留法学人中引起热烈反响。要以学习贯彻回信精神为契机,在留法学人中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新高潮。同时,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用心做好留学服务工作,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手段,加强学联、专业协会和校友会等学生学者团体建设,增强这些团体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为留法学人平安留学、健康留学、成功留学提供切实保障。
另一方面,自2012年开展面向外国学生赴华留学的中国政府奖学金以来,法国学生赴华学习的热情高涨,赴华留学人数逐渐提高。要认真组织中国政府奖学金的推介和招生工作,通过宣讲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其在法国高校,特别是精英工程师院校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主动与法国高教相关媒体联系,宣传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提升中国教育对法国学生的吸引力。积极发挥“法国中国同学会”作用,鼓励其打造特色品牌活动,并以重大节庆、迎接高访及人文交流机制等契机,为留华毕业生提供联谊和交流机会,丰富和加强联系留华毕业生的纽带。
第四、切实加强中法语言领域的合作
语言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相通是文化交流、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的重要载体。在中法良好关系的推动下,学习中文逐渐在法国成为一股热潮。法国是第一个创办汉语教席的西方国家,也是欧洲较早实行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由国家制定教学大纲的国家。2016年,法国共有10万人学习汉语,汉语成为继英语、德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之后排名第五的外语。目前在全法运营的17个孔子学院和2个孔子课堂,成为在法汉语推广和文化交流的窗口。2016-2017学年,法国政府在10个学区的40中小学开设汉语国际班,在法国中小学设立的17种国际班中跃居第三位,仅位于英国英语、美国英语之后,而位列西班牙语和德语之前。随着在法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和汉语国际班的稳步建设,我们将努力增加来法汉语教学志愿者的数量,支持开展法国汉语师资培训,提高汉语教学水平。
同时,需要引起关注的是,法语作为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它在国际性社交和外交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法语不仅是法国的官方语言,而且还是遍布五大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如果按照语言全球分布面积而言,法语是继英语之后的第二大国际语言。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我国打开国门搞建设、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急需法语人才。近年来我国积极支持法语联盟在国内的发展,并从2014年起在中学开设法语课程班,目前已发展到8个城市的11所学校,为学生提供了选择学习法语的机会。要抓住教育部2017年已将法语列入高考科目的良好机遇,进一步促进法语在我国的推广,努力扭转法语仍然是“小语种”、法语人才难求的局面,同时也助推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
第五,显著提高教育调研工作水平
法国是现代教育体系建设最早和最为完善的国家之一,无论是从幼儿教育到老年教育,从学校教育到终身学习,还是从质量评价到院校治理,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值得我国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中学习借鉴。同时,我国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一些有效做法,也引起法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关注。这些,为加强中法教育比较研究提出了现实要求,迫切需要我们提高教育领域调查研究水平。
要加强与UNESCO、OECD以及法国知名教育政策智库的联系,掌握国际教育发展与改革趋势和法国教育发展新政策、新趋势,紧密围绕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等发展任务开展调研活动。积极与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国别区域研究中心、人文交流机制研究中心、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开展合作,建立法国教育调研信息资料平台。建立旅法教育研究者协会,发挥学生学者的作用,形成调研工作合力,提高调研水平,推出一批高质量调查研究成果。同时,也要向法国政府和教育系统讲好中国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故事。
总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新时代中法教育交流与合作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抓住机遇,砥砺前行,把中法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建设教育强国做出贡献。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