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督学、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 朱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对教育工作部署时,将建设教育强国定位于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将教育与我国历史进程、现实国情、新时代的任务紧密而直接地联系在一起,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坚定决心,向全党全社会释放了明确强烈的信号。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教育领域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热切期盼与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且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在:教育整体大踏步前进,但局部差距依然存在,区域、城乡、校际、人群之间还有较大差距,基础薄弱地区图书、仪器、设备等基本办学条件参差不齐;人民群众总体受教育机会大幅提升,但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仍未有效满足,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做得还不够;人民群众渴望接受优质教育,但如何遏制片面追求升学冲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仍然没有很好解决;高质量发展是根本要求,但实际工作中我们的精力、资源、政策还没有彻底转到内涵发展上,一些要求还停留在口号和导向上,工作还没有抓到症结上,还需狠下心来抓落实。
进入新时代,必须以新的方位审视教育,以新的理论指导教育,以新的使命谋划教育,以新的姿态推进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关键环节上求突破,在攻克重点难点问题上求实效。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改善办学条件,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正是改善办学条件,缩小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教育差距、保证少年儿童平等受教育权利的民生工程,对促进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截止2017年底,全国2379个县(市、区)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评估,约占全国总数的81%,11个省份整体通过。还没有接受评估验收的县区大部分处于中西部,办学条件改善任务更重,教育内涵发展的基础更薄弱,推进难度更大。要下更大力气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全力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推动城乡学校建设、教师编制、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两免一补”政策、基本装备配置统一等。
规范办学行为,更加注重以质量为中心的内涵发展。内涵是相对外延来说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以外延为前提和保障,以内涵为核心和方向。我们要真正把内涵发展作为筹划工作、推进工作、检查工作的重要原则,把工作思路、政策措施、条件资源从外延转到内涵上来。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加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使各方面教育相互渗透、有机融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协调发展。要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变革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改进教学和学习方式,改革学生评价方式。教研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具体举措,要充分发挥教研教改的引领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增强学校内在发展动力。要依据法律,遵循规律,结合实际,坚定不移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努力提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学水平。
尊重教育规律,科学稳妥发展素质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八一学校考察时指出: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了发展素质教育问题。素质教育最先是由教育实践工作者针对我国基础教育的种种弊端提出来的,尤其是对应试教育反思的结果,实践导向和问题导向很强。我们要重视理论学习,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的多元智能理论、2016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等与素质教育相关的理论,结合实践厘清认识的一些误区,如素质教育也需要考试,也需要教学成绩,也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课业负担等。在推进实施中,要注重对政策理论、现实背景、推进路径的研究和解读,典型引路,不断总结经验,纠正偏差。如果实施过程和方法不科学,基层教育行政部门、校长和教师理解不到位,实施路径不清晰,只是形式地去做,照猫画虎,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却没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能还会造成学生成绩的下降,必然导致社会各界的质疑甚至反对。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让我们怀揣梦想,只争朝夕,携手迈入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