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均衡基础教育资源,培养平凡的幸福人

2018-04-19 来源:教育部收藏

国家督学、西安理工大学副校长 罗兴锜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而目前,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基础教育资源严重失衡,名校资源紧缺、隐蔽收费猖獗,教育功利化凸显,而普通学校门庭冷落,两级现象极其严重,导致家长们也在教育上的“军备竞赛”越来越靠前、越来越激烈、不断提前“起跑线”,从中学到小学,从小学到幼儿园;孩子们更是最大的无辜者,课余时间奔波于各种培训班和考试机构,减负成空谈,健康快乐成长成奢望。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关系到我们每一个家庭,教育的公平性急需教育资源的均衡,只有发展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平凡的幸福人。

  如何使基础教育资源均衡充分发展呢?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文化教育水平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更加突出的问题是文化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教育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同时报告里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一是体现在“硬件”上,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基础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要逐年增长,要建设规范化标准化校园,实现同步化办学,进而推进区域内基础办学条件的均衡化,减少“择校”问题以及就近入学难的情况。尤其是相对弱势的区域,更要加大资金投入,让其限期达标,或与重点学校就近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基础教育还是要以公办学校为主,民办学校为辅,公办学校引领民办学校,民办学校更好补充公办学校,要首先从硬件设施上趋于公平。

  二是在“软件”方面要促进教育资源均等化。要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严格选拔教师程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教师提升和发展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以保障施教队伍的整体素质,以保证我们源源不断的优质教师资源。各级政府要以创设“薄弱学校工作津贴”、“薄弱学校晋级(晋职)评优专项指标”等优惠条件,鼓励优秀教师去薄弱学校地区工作。教育管理部门要统筹规划,统一协调管理,要采取一定措施,譬如师资在各校区间的定期轮换交流、推行各学校的规范管理、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等,避免学校和学校之间的教学质量差距过大。

  三是政策方面,在基础教育资源软硬件均衡的基础上,严格执行划片就近入学政策。教育管理部门要经过调查研究,出台详细的招生实施方案及明确的区域招生界限,在义务教育阶段严禁通过考试进行选拔性招生。在政策的落实执行上要务必严格,要务必加强监督管理机制。同时,要高度关注贫困家庭子女入学问题,坚持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纳入当地发展规划,作为政府重要责任,通过多渠道积极采取措施,实施学籍动态管理、享有与本地学生同等待遇等政策,认真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

  四是要办信息化的开放性的基础教育,实现教育优质资源和社会国际资源的共享。实现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又是实现教育资源均衡的重要途径。要重视教育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搭建软件环境,研发切合实际的教学软件,实现教育行政管理、学校管理、教科研管理智能化,组建开放、动态的教育信息资源库,积极探求基于网络的全新教育教学方式,形成网络资源共享,实现以教育信息化促教育均衡化。同时,在教育逐步均衡化发展的道路上,学校绝不可能闭门办学,必须敞开大门,既要吸引社会资源为学校课程建设服务,又要走出校门、国门,加强往来交流,拓宽视野,共享资源。

  基础教育期间的名校效应、择校现象和教育的消费者——家长息息相关。但是,基础教育旨在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它强调的是基本素质的培养,而不是专业或某些专门人才的培养,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更明确地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素质教育才是我们更应该提倡的,家长也要不断提高认识,认清形势,不盲从,不跟风,理智对待孩子的基础教育。况且,随着知识和信息日益渗透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终身学习已从理想变为现实,世界各国因发展阶段不同正在以不同的脚步迈向学习化社会,2017年初美国斯坦福大学公布2025计划,创立“开环大学”,即由以往连续四年延长到一生中任意加起来的六年,时间可以自由安排,年龄也不只是青年学生,也可能是富有经验的长者。所以说,家长朋友们担心的输在“起跑线”也要重新认识定位。另一方面,从概率上来说,99%的人99%的可能会平凡的度过一生,一个人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与工作中找到快乐、幸福与平静,才是最重要的能力。意识到孩子的平凡、承认孩子的平凡,接纳孩子的平凡,让我们一同重视素质教育,把孩子培养成平凡的幸福人。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十九大的胜利召开,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的不懈努力,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终会被逐步攻克难,基础教育资源终将会均衡配置,基础教育也会良性发展,全国人民终将会共享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并教育培养出平凡的幸福人,开启更美好的生活。

(责任编辑:姚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