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植根乡土文化 传承皮影艺术

2017-06-19 来源:体卫艺司收藏

  学校: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第三实验小学

  项目:皮影

  走进乐亭县第三实验小学,极富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让人眼前一亮:宣传栏内、教室内外墙壁以及校园周边的围墙上,都布满了具有乐亭特色的皮影画、皮影雕刻作品。如果是课外活动时间,操场上近三千学生的课间自编操展示,更让人惊叹不已!伴随着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掐脖儿影”的唱腔,孩子们变身成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影人,将每一个皮影动作表现的淋漓尽致。真个是“一把飞刀,雕刻生旦净末丑;多重色彩,染尽古朴影艺情”!

  乐亭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孕育了乐亭大鼓、乐亭皮影两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乐亭皮影是一种集民间美术、音乐、舞蹈、说唱为一体的综合性戏曲表演艺术,在音乐、念白、雕刻、操纵等方面,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是我国影戏园中一株瑰丽的奇葩。

  为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乐亭县第三实验小学坚持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全力推进、全面提高的原则,把乐亭皮影艺术引入校园,请进课堂、融进师生的心中,开发并实施了校本课程《乡土文化——乐亭皮影》。通过“了解研究皮影文化”、“感受参与皮影表演”、“亲身体验皮影制作”、“ 丰富创新皮影文化”等内容,使古老的乐亭皮影艺术在学生们的幼小心灵里扎根、萌芽、开花、结果。

  注重兴趣引导 舞动乡韵乡情

  皮影戏动作夸张,形式独特,在幕后艺人们那灵活的双手操控下,各种各样的影人造型,在洁白的幕布上腾挪翻飞,配上乐亭独特的老呔儿音,掐脖儿唱腔,一幕幕好戏在灯影摇曳中上演……

  学校的老师们从孩子们好奇和好动的天性入手,激发学生对皮影的兴趣。在音乐课上,通过欣赏《西游记》、《武松打虎》等皮影剧目的影像资料,了解了皮影的唱腔和表演形式。老师邀请皮影专家帮助编排了皮影节目,让孩子们亲手操作影人,熟悉皮影的奥妙。《影娃娃》和《娃娃看影戏》中孩子们以充满浓郁民族特色的造型、天真无邪的笑容、生动活泼的表演,给人们以耳目一新的愉快享受。这些节目多次在市、县级文化活动中演出,《影娃娃》在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中播出,引起良好的反响。

  创编皮影团体操 让全体学生受益

  为了在全体学生中彰显皮影的艺术魅力,让乡土文化在童真童趣中尽情展现,学校创编了两部大型皮影团体操《影韵春潮》和《炫舞飞扬》。近千名同学组成的团体操方阵,身穿玫红色的民族服饰,伸脖曲腿、举手投足,展现了皮影的独特韵味。在唐山市学校“一校一品牌、一生双爱好”工程推进会上,乐亭县第三实验小学学生惟妙惟肖的皮影舞表演,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肯定。

  乐亭三小的皮影自编操,是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学校领导决心走出一条既能发扬乐亭地方文化、又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特色办学之路。于是以“乐亭皮影”的影人表演动作为基础,创编一套“皮影自编操”,让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到传承活动之中。学校邀请乐亭民间的皮影老艺人出谋划策,充分调动体育、音乐、美术老师的智慧,集思广益、共同研究,历时半年,终于创编出以乐亭皮影独特的“掐脖儿”唱腔为主旋律,糅合四胡、扬琴、鼓、板、锣声等乐器伴奏的背景音乐,以皮影人物的典型动作为体操动作的皮影团体操。在编创皮影操当年过程中,老师们跟着老艺人学唱腔、耍影人儿,模仿影人儿的动作,反复构思,反复操练,直到每个动作都变得完美,连接顺畅。经过一个多月的刻苦学习,学校的皮影自编操最终定型。经过学校全体教师辛勤的工作,全体学生的刻苦学习,一套充分展示乐亭皮影韵味的自编操在操场上完美展现。

  皮影雕刻进课堂 一招一式竞风流

  乐亭县第三实验小学发动美术老师将乐亭皮影的雕刻艺术引入课堂教学。美术教师拿起刻刀跟影人师傅学习雕刻技巧,在校园内组建了学生皮影雕刻小组,带领学生从画稿、过稿、镂刻、敷彩等环节入手,让乡土文化——皮影人,走入学生的内心,使学生感受到皮影制作的魅力所在。2011年初,乐亭县主办了“中国皮影艺术研究中心首届皮影雕刻大赛”,第三实验小学派出九名学生参加少年组的比赛,小选手纷纷亮出拿手绝活,一招一式之间,向现场观众展示出精美绝伦的皮影雕刻技艺。他们的作品无论从雕工、造型、着色还是艺术价值上,都受到大会评委的一致好评。

  自2012年起,学习皮影雕刻的同学们基本技术逐步熟练后,学校请来皮影艺人,手把手地进行进一步培训,并开设了“皮影表演”课程。每周四下午,皮影表演教室都会迎来这样一批小演员,他们不用化妆、不换服装,手里拎着影人走到洁白的幕布前,打开灯光,只见幕布上影人翻飞,一个个惟妙惟肖的人物出现在观众面前。在老师同学们的大胆创新中,银幕上的影人不仅是身着古装的生旦净末丑,还出现了像阿凡提、葫芦娃等孩子们喜爱的动画形象,为皮影艺术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

  开发皮影校本课程 规范文化传承内容

  乐亭县第三实验小学在原有皮影自编操和皮影雕刻的基础上,开发了以皮影艺术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学校教师查找资料,自己编撰了《乡土文化——皮影》的校本课程,分为低中高三个学段,让孩子们了解皮影的深厚文化底蕴,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逐渐认识家乡乡土文化的博大精深。

  跟随着乐亭三小的师生走进学校校本课程的课堂,这可真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大世界!低年级的孩子们以了解皮影、画皮影为主,在课堂上,老师利用影像资料,给学生展示《猪八戒吃西瓜》、《哪吒闹海》、《鹬蚌相争》等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以皮影的形式让孩子们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使学生了解皮影,爱上皮影。中年级的课堂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影人头茬、影人戳子等的造型艺术特点,学生感受皮影人里的生旦净末丑,了解了乐亭皮影的发展。高年级的课堂,注重乡土文化的传承,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乐亭皮影历史悠久,是乐亭民间艺术的瑰宝!

  学校的文化传承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县皮影协会主席何宗禹说:“你们是第一所把皮影艺术引入课堂的学校,乐亭皮影从娃娃抓起,为乐亭皮影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皮影的传承和发扬做出了很大贡献!”乐亭皮影传承人刘佳文说:“非常高兴看到孩子们走进皮影艺术之园,我们后继有人啦!希望你们坚持走下去,我们会全力支持你们的!”

  2013年12月,韩国学术交流代表团到乐亭县访问,来到乐亭县第三实验小学。韩国代表团一行人对学生们的皮影雕刻、皮影表演和皮影舞蹈的展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且热情邀请他们带着皮影这门艺术去给韩国的孩子演一演。

  现在,每当四胡的乐声在校园中回荡,孩子们随着音乐跳起了皮影自编操,学校周边的老爷爷老奶奶就来了,他们站在校门外,在这百听不厌的曲调中,跟孩子们一起伸脖子、曲胳膊,扭得不亦乐乎。这就是民族文化的魅力!乐亭县第三实验小学的师生们就是乡土文化传承者和弘扬者,他们让乐亭皮影的乡韵乡情永远飞扬在家乡的土地上!(撰稿 陈春艳 孟凡侠)

(责任编辑:闫昊(实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