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黑龙江省同江市第四小学
项目:赫哲族手工艺
精致的工艺制品凝聚着赫哲族人民的聪明智慧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六小民族之一,世代生活在三江流域,以渔猎为生。2006年,赫哲族的渔猎文化被国家命名为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核心之一就是赫哲族的“鱼皮文化”。
赫哲族的传统鱼皮工艺品,主要有鱼皮画、鱼皮包、鱼皮饰品、鱼皮香囊、鱼皮挂件等。鱼皮画的主要材料是大马哈鱼皮,经过手工熟制,不经染色,每幅画均按照鱼皮本色、天然纹理进行搭配,从某种意义上说,每幅画均为独版,独一无二,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现代鱼皮制品主要有鱼皮鞋、各种鱼皮包(夹)和鱼皮腰带等。现代鱼皮制品是经现代技术将鱼皮深加工、去油、熟制、染色,制作出的鱼皮产品,结实、柔软、透气、手感好,有天然鱼鳞纹理,精致美观。赫哲人还善于用鱼骨头制成各种鱼骨工艺品。
早年赫哲人用桦树皮制成桦树皮船捕鱼,做桦树皮盒等用来盛装物品。现在赫哲人用加工好的桦树皮粘贴成桦皮画来展现赫哲族衣、食、住、行等各种生产生活场景,并结合现代工艺制做桦皮工艺品。这些鱼皮、桦树皮制成的工艺品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产品。
独特的地域优势确定了学校艺术教育发展项目
同江是一个注重文化底蕴的小城,人们热爱艺术,崇尚文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热爱艺术、享受艺术的风尚正在悄然形成。近几年,同江地区与俄罗斯的贸易不断扩大,中俄铁路大桥开工建设,同江旅游事业也在不断发展,这都为传承赫哲族鱼皮文化带来了新的契机。
同江四小位于同江市街津口乡,这里是赫哲族的聚居地。在同江市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同江四小依托这一独特的地域优势,把传承与发扬赫哲民族手工艺作为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一个重点项目。同江四小的艺术教育,把项目定位在传承赫哲族传统手工艺上,把目标定位在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上。他们坚持文化立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引领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参与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责任感。
如今,虽然鱼皮服饰已经告别了赫哲人的生活,进入了博物馆。但是在同江四小,你能看到老一代赫哲人的身影,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在校园里手把手地传授技艺,看到鱼皮、桦皮、鱼骨等手工艺材料在孩子们的手中获得了新的生命。
扎实的推进策略带来了学校艺术教育崭新局面
策略之一:营造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良好环境和浓郁氛围。
学校利用宣传栏展板、学校广播、网络、走廊、教室、校园刊物《校园博采论坛》、《家校知声校园快报》等,大力宣传艺术之美,形成全校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氛围。
在校园环境建设上,学校注重整体规划,精心设计,合理布局。校园里,夏季四周柳树婀娜多姿,教学楼被树墙怀抱。花坛里,鲜花争妍斗艳,果园内秋季缀满果实,有葡萄、香梨等。楼内窗台上四季摆放着各种花卉,每个楼层墙壁布置各突出一个主题:二楼为学生画廊,悬挂着学生的传承艺术作品;三楼为活动集锦,展示的是学生参加各级大赛的照片;四楼为教师作品。学校的展台将学生获奖的手工制品定期展出,形式多样,令人赏心悦目;在校园内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使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该校2013年新建教学楼五千多平米,按楼层分别以“心育苑、璀璨苑、品行苑、修德苑、励志苑、阳光苑、书香苑、追梦苑”命名,全面设计文化,体现出第四小学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重视。
策略之二:打造一支勤奋敬业、技艺精湛的教师队伍。
学校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在职艺术教师队伍,充分发挥专业教师队伍的积极性,并且把艺术教师的培养培训真正落到实处。同江四小的艺术教师在校本培训、外出学习、课时待遇等方面享受和其他学科老师同等的待遇。为了提高艺术教师的专业水平,学校同意艺术教师参加社会培训机构的教学或培训活动。同时,努力创造机会,鼓励艺术教师参加各级、各类音乐基本功、美术作品培训和比赛,促进艺术教师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提高。目前全校有11名专职艺术教师,还有20余位教师具备传承项目方面的特长、能够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课外活动辅导。
同时,充分发掘和利用当地社会艺术教育资源,聘请校外艺术教育专家、民间艺人到学校进行辅导。全国唯一的赫哲族博物馆馆长孙玉森、鱼骨手工艺品第一人孙玉林等10余位专家、大师、能人,都是同江四小的特聘兼职教师。他们对学校艺术教师进行传、帮、带,给学生们讲课、做示范,对于提高传承艺术项目的教学水平和课外活动水平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让学生了解六小民族之一的赫哲族,学校开发了《走进同江》校本课程。在传承手工技艺方面,学校教师在校外有关专家的指导下,通力合作,编写了《双手的艺术》的校本课程教材,详尽地介绍了赫哲族鱼皮制品、鱼骨工艺品、桦树皮工艺品选材及制作方法。
策略之三:搭建展示传统手工艺教学成果的舞台。
为了让学生个性有发展的空间,让传承民族手工艺的成果有展示的舞台,学校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活动。校园艺术节、“音韵杯”读书节,都是学生们展示才华的平台。鱼皮画精致细腻、桦皮手工制品形态传神、鱼骨手工制品小巧美观,专场文艺演出节目精彩纷呈,赫哲舞蹈《赫尼神仗》飘逸灵动。
通过课上对学生的观察,课后与学生聊天、座谈等形式进行调查,发现90% 的学生对自己课上的表现满意,99%的学生非常喜欢自己制作的小手工作品。校本课程的开展,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在推进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项目的过程中,第四小学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该校连续三年获同江市中小学标兵单位光荣称号。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祖国绽放——花开同江”在同江演出时,第四小学70余名学生参加了表演。2012年迎接黑龙江省标准化小学验收,被评为地市级优秀学校。该校8位同学表演的赫哲族舞蹈《快乐的赫哲鱼娃》赴北京演出,获得一致好评。鱼皮画、鱼骨工艺品、桦树皮手工制品被第四小学赫哲少年、全国第六次少代会代表吴桐雨带到首都北京,引起大家极大的兴趣。2010年,第四小学在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结为友好学校,鱼皮画,鱼骨制品作为礼物赠送,深受中关村三小师生的喜爱。近年来,第四小学师生在国际、国内参加各级各类艺术类比赛共获各级荣誉400余项。(撰稿 隋晓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