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坚持育人为本 推进文化传承

2017-06-22 来源:体卫艺司收藏

  学校: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少年艺术学校

  项目:白族戏曲、工艺

  大理市少年艺术学校是云南省一所具有艺术特长教育功能的公办全日制小学。学校积极探索基础教育与艺术教育有机结合的路子,在全面完成小学课程计划的同时,积极开展艺术教育,努力实现小学阶段课程教学任务和学生艺术素质培养的双重目标, 为传承民族文化艺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大理市少年艺术学校把艺术教育作为学校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来抓,每学年制定艺术教育工作计划,期末进行艺教工作总结,完善艺术教育管理机制,研制了学校《艺术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了《艺术教师职责》、《艺术培训考评制度》,细化目标,明确责任,并将艺教工作作为教师考评的一项重要依据。

  学校注重夯实基础,发挥艺术教育课堂主渠道作用。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艺术课程体系,着力建设民族文化艺术传承项目课程,如:白剧、白族大本曲、白族剪纸技艺、白族扎染等。学校聘请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学者及代表性传承人来校授课、培训和辅导,让师生与民间艺术家亲密接触,进行艺术交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同时,与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同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项目课程的学习培训:在舞蹈课中增加白族打歌、白族舞蹈;在声乐课中增加白语说唱、白剧;在民乐课中增加白族小锁呐、白族小三弦;在美术课中增加白族剪纸技艺、白族扎染等。

  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通过校园广播、办专栏和组织演出活动,让学生了解大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急需保护和传承的种类。结合“庆六一”、“元旦文艺汇演”等活动为传承活动搭建平台,利用各级各类艺术比赛、学校每两年一次的“小浪花”艺术节以及青少年民族音乐会,展示传统文化艺术教育成果。2013年6月,学校承办了大理市“薪火相传 根脉相承”——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讲座,聘请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学者及代表性传承人来校讲课,州文化局、市教育局和州文化传习所的领导,下关城区市属各中小学辅导员和艺术教师,以及各校学生代表100人参加了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追忆白族文化的绚烂史篇,逐步了解了白族的历史和白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生们知道了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展示的内容,包含白族扎染技艺、剑川木雕技艺、银器手工制作技艺、剑川白族布扎技艺、白族刺绣技艺(含白族剪纸技艺)、瓦猫制作技艺、凤羽砚台制作技艺、甲马纸制作技艺、白族民间手工造纸技艺、白族面塑技艺、白族民居照壁泥塑技艺、白族造船技艺、大理石工艺等丰富的内容。在“薪火相传,根脉相承”这个主题的感召下,学生们对本土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逐步深化。

  学校积极探索传承与发展的新思路,引领师生们争当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学校先后开展了白语说唱、白剧、白族剪纸技艺、白族扎染等项目的传承学习活动。大课间集体舞《民族欢歌和谐校园》活泼奔放,采用了粗犷刚健的民族打歌的表现形式,孩子们不仅锻炼了身体、愉悦了身心,还培养了民族情感、传承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学校与大理白族文化传习所合作,聘请艺术团体到学校进行示范性教学,请民间艺术家传授“白剧”经典唱段及白族大本曲、白语说唱。经过学校修改加工创作的琶琶弹唱节目《说唱白语》荣获全国第二届中小学生文艺展演二等奖,白族歌舞《弹弦子的小阿妹》获得了中央电视台第九届CCTV少儿电视大赛金奖。学校将白族经典唱段《麻雀调》、《螃蟹调》、《阿吱咯咯》等,伴以白族舞、弹唱形式演出,将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时代内涵,做到了在传承中保护、弘扬、创新、发展。

  学校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在“寓教于乐”的传承活动中开拓视野、增强能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组织开展白族“三道茶”茶艺及白族的优秀歌舞、弹唱、说唱活态展示演出,让青少年动手参与“三道茶”制作和茶艺表演,了解白族的待客礼节,从中体会到做人、做事的道理。参加活动的学生们所说:“通过三道茶茶艺比赛,我们体会到,生活总是有苦有甜、先苦后甜,要勤劳,才有幸福。”学校组织师生寻访了大理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向他们学习白族剪纸、扎染,了解剑川木雕技艺、银器手工制作技艺、剑川白族布扎技艺、白族刺绣技艺、白族剪纸技艺、大理石工艺等。民间寻访活动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学习乐趣,让他们在愉快体验的过程中掌握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同学们在学习中领悟到非物质文化是祖辈们留给他们的宝贵财富,培养了深厚的民族情感。

  学校注重在活动组织形式上“寓教于乐”,充分体现学生校外活动的教育性,实现了学生校外活动的系列化、品牌化,得到了家长的欢迎、社会的认可。学校与白族文化传习所合作优化整合社会资源,形成了学校的校外教育特色方案,创新工作模式,实现了集培训、活动、传承于一体的主题活动模式。2012年,全校推广了《民族欢歌和谐校园》集体舞,参加大理市民族歌舞进行校园文艺展演活动荣获一等奖。2013年5月,学校举办了大理市“放飞梦想”青少年民族音乐会,学生们演奏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经典民族器乐合奏曲《金蛇狂舞》、《紫竹调》、《采茶灯》,演出了彰显白族文化精髓、饱含白族音乐元素的民乐合奏《叽哩啯》、白族琵琶弹唱《叽秋嘞》,白族吹打乐《耍龙调》等,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大理市少年艺术学校意识到,伴随着社会的转型、生产及生活方式的转变,依附于农耕文化的大量民族民俗文化,如不及时抢救、传承,就有走进档案室、博物馆、图书馆,从活态变成历史记忆的危险。因此,他们本着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工作实践进行总结、反思和研究,努力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撰稿人 石国光)

(责任编辑:闫昊(实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