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正逢其时

2018-02-26 来源:教育部收藏

南昌师范学院教育评估院院长、教授 叶存洪

  近年来,各地中小学校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比如,控制作业量,节假日不补课,回归基础知识,等等,使学生的课业负担逐渐趋于合理。但是,校内减校外补,校内越减校外越补,学生不堪重负,已成社会顽疾。一些家长虽然不想送孩子到校外培训机构补习,但看到左邻右舍的孩子都趋之若鹜,也不敢怠慢,万一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怎么办?于是也加入到校外补习的大军。中国教育学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参加的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次。从“8000亿元”、“1.37亿人次”两个数字可见行业之盛!

  校外培训机构往往以高强度培训、大量做题、提前教育、全民奥数等模式,培训学生的“应试”技巧,裹挟家长带着孩子拼命抢跑,无形中增加了家长的群体焦虑。一些校外培训机构还与公立名校联手,实现对优质生“掐尖”,更助长了家长对校外培训机构的需求。这些做法严重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和少年儿童成长规律,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造成了学生课外负担过重,也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社会反响强烈。在今年新学期开学之际,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开展专项治理行动,适逢其时,十分必要。现就此谈点自己的理解:

  一、舆论引导,宣传发动

  四部在《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中明确要求:“要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家长逐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盲目攀比,理性安排子女参与校外培训,减轻子女校外负担和家庭经济负担。”要通过媒体、学校家长会等渠道做好引导工作,给家长们科普教育常识:一是教育要张弛有度。周末、节假日为什么要给学生放假?是要让孩子身心在紧张的学习之后有一个适度的舒缓,让知识的积累暂时告一个小段落。节假日让孩子从学校的课堂转战到校外培训机构的课堂,孩子永远关在房子里,坐在书桌前,不利于大脑的发育。好比一张弓,一直绷得紧紧的,时间长了,就没有了张力。有时候人在休息时反而更容易进入思考状态,此时思想放松了,创造力和想像力反而变得更活跃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假性消极状态。表面上看,好像很放松,实际上大脑正处于极其活跃的状态。二是学生在校外培训机构提前学习了,当课堂上老师讲到这些内容的时候,他就觉得“我都懂了,用不着听了”,就会开小差,从小就难以形成“专心致志”的好习惯,后续的学习反受其害。通过科普宣传、有效引导,为此次专项治理行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道德自律,立德树人

  如今一些成熟的企业越来越多地趋向于追求超越“利润”的目标,如万科集团“建筑无限生活”,华为公司“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社会”,等等。吉姆•柯林斯在《基业长青》一书中认为,如果你想建立一家伟大的公司,一家基业长青的公司,就需要有超越利润的目的,应将此作为一种恒久的企业生命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一种对人类状况和命运的关注态度,它含有某种慈悲和期盼。的确,一些企业以其正确的经营理念和运行模式赢得了顾客的广泛赞誉和社会的充分尊重。

  企业都能如此,那么,作为教育性质的校外培训机构更应该站在道德的高地,扛起人性的大旗,肩负起神圣的职责。同学校一样,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意思是,若是举国上下一味逐利,国家就危险了。因此,教育工作者身上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要有超越利润的思想境界,要有回归教育本原的切实行动。惟如此,才能言传身教地影响学生,让道德的血液充盈整个民族的“基因”。只有这样,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未来。

  三、疏堵结合,综合施治

  对校外培训机构要依法依规开展专项治理,该整改的整改,该取缔的取缔,该补证照的补证照,该收缩其营业范围的收缩其营业范围,该追究责任的追究责任。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建立由教育、民政、人社、工商和市场监管等行政部门参与的省、市、县三级工作机制;向社会公布《白名单》《黑名单》,并可实现网上查询,让那些有安全隐患、无资质、有不良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没有市场;要不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将治理成果加以固化;要持久发力,形成长效机制,一抓到底。

  学校在这个过程中不能置身事外,也应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配合做好“疏导”工作。比如,针对家长的“三点半烦恼”(下午三点半孩子放学时家长还没下班,只有将孩子往校外培训机构送),学校建立“弹性离校”制度,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严格实行“零起点教学”,不得拔高教学要求、加快教学进度、增加教学难度,缓解家长你追我赶的焦虑感;不面向社会举办以小学生为参赛对象的语文、数学、外语等与升学或考试相关的学科竞赛活动或等级测试等变相竞赛活动;建立、完善学校课后服务制度,在这方面,南昌市教育局成立学生课余教学辅导志愿服务中心,财政安排专项经费,对有需要的学生“志愿服务,免费教辅”,通过“面授、网授、互动答疑”等三种途径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公共服务。实行两年多来,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疏堵结合,综合施策,定能取得治理行动的全面胜利。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