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库尔班·尼亚孜:做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

2018-03-11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只要文化通,就能思想通。让少数民族学生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会越来越强盛。

——全国人大代表、新疆乌什县前进镇小学校长库尔班·尼亚孜

  “只有语言通,才能情感通;只要语言通,就能心灵通;只要文化通,就能思想通。语言是各民族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作为少数民族学生,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可以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越来越强盛。”全国人大代表、新疆乌什县前进镇小学校长库尔班·尼亚孜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我要坚定地做一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前进镇小学是一所少数民族学校,2003年由库尔班·尼亚孜一手创建。作为一所全日制寄宿制民办小学,学校有10个教学班,附设3个学前班,在校生850人。创建伊始,库尔班·尼亚孜就十分重视对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在这里落地生根、蓬勃发展,学校也因为传统文化教育搞得好,受到老百姓的夸奖。建校以来,这所民办小学培养了340多名毕业生,其中257名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新疆区内初中班,走出了农村,改变了命运。

  库尔班·尼亚孜告诉记者,要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就要让孩子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校开办以来就坚持让普通话过关的老师来授课,要求孩子们用普通话交流,收看汉语节目。这样一来,孩子们就有了良好的学习语言的氛围”。

  除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前进镇小学专门开设国学课,让孩子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切实增强他们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库尔班·尼亚孜说,国学课堂为学生提供图文结合、通俗易懂的学习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平台,使学生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走进前进镇小学,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顿时让人沉浸其中。诵读论语,背唐诗、三字经,唱京剧、豫剧、黄梅戏,教孩子们拉二胡、弹古筝、下围棋等,丰富的活动内容增强了他们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2016年,国家投入1700多万元,给学校建设了8700多平方米的新校舍。库尔班·尼亚孜说:“国家给予学校这么大的支持,作为校长,我既感到荣幸也信心倍增。党和政府的关怀,让我更加坚定了办最好的教育的信念,也让我更加有信心努力做好一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本报记者 蒋夫尔)

(责任编辑:岱宗)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