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全力打赢两类学校建设攻坚战

2018-05-02 来源:教育部收藏

教育部人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邬志辉

  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乡村学校的大量撤并和城乡教育质量的较大差距等主客观因素的综合性影响,乡村学生“大规模”“稀疏式”向城镇学校流动,导致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出现“城挤”“镇宿”“乡弱”的生态格局。面对乡村小规模学校“萧条”“贫弱”现状和乡镇寄宿制学生“心理”“欺凌”问题,如何对待对两类学校考验的是各级决策者的战略思维、大局观念和人民情怀。在学术界、决策界和实践界,持“进一步撤并论”观点者是大有人的,他们觉得城镇化是发展趋势、乡村教育没有希望,与其留之不如撤之,让乡村孩子全部进城进镇读书,让城乡儿童同等享受高质量的义务教育。面对乡村衰败窘境,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和“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一战略决定是高瞻远瞩的。

  实际上,即使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其乡村教育也经历了“根植于乡村”、“向城市迈进”再到“回归到乡村”的曲折道路。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乡村小规模学校既没有消除的可能,也没有消除的必要”,它只不过是一种“独特”的学校类型而已,而不是一种“落后”的学校形态。在日本,乡村学校不仅不意味着“落后”,反而还意味着“现代”。许多厌倦了城市学校生活的中小学生专门到边远的山区、海岛生活一两年,在当地学校上学,接受大自然的熏陶。迄今为止,发起于1976年长野县旧八坂村的“山村留学”制度已经运行了40余年,有1万多名学生经历了“山村留学”并把户口迁到了当地,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成长,不仅学会了培育农作物、插秧、收割等劳动技能,培养了毅力和体魄,而且还培养了他们对土地、对朋友、对文化的深厚情感,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学业成绩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还多才多艺。《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的作者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认为,现在培育的一代孩子都患上了“大自然缺失症”,而人类智能和创造力的发展除了来自于“有形之书”之外,更重要的是来自于“无形之书”——大自然体验和社会实践。所以,乡村教育蕴含着无限的现代教育元素,值得挖掘与运用。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根本上是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和农村教育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其中农村小规模学校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最短板”和“最薄弱环节”,处在教育分层的底部和教育神经的末梢,是教育质量不均等的“重灾区”。2017年底,全国有农村小规模学校10.7万所,在校生有384.7万人,集中着贫困程度较深、无力进城上学、处于社会“后20%”弱势人群家庭的子女,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核心目标人群,也是教育现代化最难啃的“硬骨头”。同时,乡镇寄宿制学校问题也不容乐观。2017年底农村小学寄宿生934.6万人,占农村小学生总数的14.1%。虽然寄宿制学校在师资队伍、办学条件、课程开设上要好于乡村小规模学校,但是也面临交通、食宿安全和学习、情感危机等挑战,寄宿制学校并不能完全承担起乡村小规模学校“替代者”的责任,也不是解决乡村儿童少年上学问题的“最佳方案”。面对乡村留守儿童和贫困儿童大量存在的现实,尊重农村家长就学选择、全力打赢两类学校建设攻坚战,是新时代高度重视和努力办学乡村教育的战略举措。《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就是及时雨、雪中碳。要全面落实文件精神,办好公平优质的农村义务教育,必须确立三种思维:

  首先,要坚持底线思维。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是义务教育质量分层的底部,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育脱贫攻坚战的最后堡垒,必须兜住底线,实施底部攻坚,加强两类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补齐办学条件短板,配齐配强乡村教师、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县级政府应从地区人口分布、地理特征、交通资源、城镇化进程和学龄人口流动变化趋势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规划农村学校布局,切实保障乡村小学生特别是低年段学生就近入学,并在解决了学生上下学交通服务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前提下,适度发展乡镇寄宿制学校,确保配备床铺、食堂、饮用水、厕所、浴室等基本生活条件标准和开展共青团、少先队活动及文体活动所必需的场地与设施条件,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确保寄宿生身心健康发展。

  其次,要用好统筹思维。党中央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教育,从各种渠道汇聚资源倾斜支持农村教育发展。但是,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实现由“条条管理”向“块块管理”的转变。乡村是中国社会的最基层,是上面“千条线”下面的那“一根针”,无论是乡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还是乡村教育自身发展,落实到乡村就是一个整体,各类资源可以统筹安排,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综合效用。譬如可以将乡村养老、医疗和教育服务整合起来,发展一支综合性专业化的乡村社工队伍,形成使“老人需要儿童的表演和玩耍以颐养天年,儿童需要老人的关心和呵护以健康成长”的互补共生环境。再比如建立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联盟,形成小规模学校发展共同体,在共同体内部开展教师联合教研、学生联合竞赛、图书校际漂流、经验共同分享等活动。对于距离偏远、交通不便的村小,可以通过免费宽带网络建设推进乡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共享服务一体化发展,促进数字教育资源在小规模学校的全覆盖,同时加强“卫星教学收视系统”、“教学光盘播放设备”、“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等信息技术手段的配备,促进“在线课堂”、“网络教研”、“线上学习”等E-learning和E-teaching发展。总之,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思维,积极探索乡村教育的学区制管理,统筹布局规划、统筹建设项目、统筹建设奖金、统筹使用编制,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效用。

  再次,要学会优势思维。要认识到,乡村教育之于城市并非全为劣势,而是有其独特的优势。譬如乡村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文化、乡村的农业生产与社会生活、乡村的生态环境与自治传统等都可以成为教育资源。要让乡村儿童和青少年认识家乡特质和比较优势,确立乡村自信,扎下乡土根脉。如果乡村儿童不熟悉、不热爱、不认同家乡,又难融入城市或不被城市接纳,那么将来必将成为无根的一代和精神漂泊的一代。即使面对落后的乡村面貌,学校也可以充分发挥在乡村社会改造和乡村全面振兴中的作用,通过实施现代生活教育和现代公民教育,使乡村学校能成为“改造附近乡村社会的中心”和“实施各项教学做的中心”(“中心小学”概念即由陶行知提出,其含义就是上述两个中心),在乡村儿童的心中播下经济的、生态的、科学的、文化的、民主的(乡村振兴的五大维度和国家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种子,探索既现代又田园的乡村教育。陶行知讲,“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乡村教育若能充分认清自身优势并积极践行生活教育,那么不仅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可期,而且现代创造型人才培养可待。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