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十四所试点校从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师资队伍、教育教学、教育资源五方面融合

重庆永川区:一体化办学解“乡村弱城镇挤”

2018-08-04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本报讯(记者 胡航宇 通讯员 胡小波)占地面积小,学生住宿困难,重庆市永川区何埂初中虽然想尽办法,但全校949名住校生中仍有56名学生两人合住一张床。随着生源的增加,这种状态有增无减。2016年,学校与曾经在各项评比都“见底”、常年生源只有200人,但办学资源丰富的松溉初中一体化捆绑,何埂初中的办学压力大大释放了。

  “现在,初三400多名住校生分流到松溉校区。”何埂初中校长周继红说,“一体化发展切实解决了‘乡村弱’和‘城镇挤’的问题。”

  从2013年始,永川区在14所城乡学校创新开展一体化办学试点,以大带小、以强带弱,试点学校从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师资队伍、教育教学、教育资源五方面融合,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上游小学校长钟淑还记得2013年接手小南小学时的情景:一块操场只有小半截是平的,校舍破旧,学生只有60人。学校把本部的骨干力量调到小南校区,从扶心、立信、行动三方面着手,把大量活动、教师培训、研讨都放到小南校区。同时,公用经费、评优评先等向小南校区倾斜。第一年,学生总数就从最初的60人直接升至212人。

  “一体化办学不是简单的传帮带和捆绑式发展,而是要实现校区学校从外在输血到自主造血的过渡。”钟淑说,几年来,通过经费投入、文化植入、优秀师资融入、管理制度契入,小南小学实现了跨越发展,有的学科成绩甚至超过了本部,现有学生近400人。

  14所城乡学校试点只是永川区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抓手之一。近年来,永川区委、区政府把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作为最大民生,制定了《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初步形成了义务教育发展与城镇化进程同步推进、基本协调的格局。

  永川区为缓解城镇入学压力,城镇教育资源不断扩容。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区新建义务教育城镇学校3所,改扩建23所,新增校舍面积13万平方米、体育运动场馆面积21万平方米,新增学位超过1.3万个,有效缩小了校际差距。

  此外,永川区在城乡教育同步方面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创新“互联网+教育”模式,投资8500万元建成“100兆入班、1000兆进校、T级出口”教育城域网,配备云课堂、班班通等设备,智慧教育基础条件和应用能力全面提升;创新开展城乡学校对口帮扶、领雁工程,实施片区教研,创新推进卓越课堂、实践大课堂“1+5”行动计划。

  在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永川区连续5年开展学校“自主定标”及督导评估,引导和支持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等8个类别27个方面自选项目、自定标准、自主评价,并纳入全区统一考核,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

  到2025年,永川区拟新建义务教育学校16所,改扩建57所,迁建8所,在释放城镇办学压力的同时不断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永川区教委主任赵德君表示,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夯实基础、加大投入,完善激励机制,提升教育督导评估精细化水平,推动区域教育一体化持续优质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姚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