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以融合助推地方高校变道超车

2018-08-13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温州大学校长 李校堃

  由于对自身定位认识不清,近年来地方高校在办学过程中陷入了发展困局,造成了办学资源短缺、城市竞争力普遍偏弱、国际化程度偏低、自身特色不明显等问题。深化产教融合,实现差异化发展,是地方高校在新一轮高校改革浪潮中实现变道超车的根本之道,也是激活高校竞争态势的关键。

  近年来,温州大学对接国家战略,结合区域产业和文化特点,对产教融合做了颇具特色的探索。

  加强顶层设计,协同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围绕“应用型转型”主题,温州大学在全校开展大讨论,就学校怎么发展、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么培养人达成共识,解决了学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思想问题。在顶层制度设计上,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应用技术水平及可持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完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积极促成学校与政府、学院与行业、教师与企业“三对接”,建立起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分类分层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并形成“工程教育”“创业教育”“教师教育”等办学特色。

  协同开放办学,打造国际国内两个产教融合平台。在国内,打造产教融合集团,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共享组织,构建学生、教师与企业生产、研发零距离对接的教学培养机制,对接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与政府共建智库。国际上,联合世界温州人商会,依托在世界各地经商创业的200多万温州人的产业布局,共建产学融城研究院,吸引温商千亿基金,为世界温州人产业提供人才支撑。对接教育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每年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近400人,吸引留学生融入创新创业,打造“国际创客小镇”。学校已与18个国家和地区的75所院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与美国肯恩大学成功合作创办温州肯恩大学,与泰国东方大学合作举办孔子学院,创办温州大学意大利分校。

  “内线”对接城市发展需要,项目制推进产教融合。学校主动策应地方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师范教育优势,积极筹建基础教育集团,服务温州基础教育发展,培养了温州区域72.2%的校长、53.1%的特级教师和55.2%的教学名师。强化与县市联动,与温州乐清市共同打造生命健康产业园;与浙南科技城共同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与生态园管委会共同打造集文化、旅游、生态、科研、金融于一体的三垟湿地生态开发示范基地。与地方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深度捆绑。与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瑞立集团有限公司等知名龙头企业签订协议,在实践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企业培训、科技研发等方面开展合作。

  “外线”以国际化办学为抓手,多形式推进“国际化+产教融合”战略。依托意大利分校,与意大利中意学校共同举办“温州大学意大利分校那不勒斯实验幼儿园”和“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实践基地(那不勒斯地区)”,逐步打造一条“教育集团+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教育链。依托温州完善的产业链,鼓励和指导留学生在温州创业,毕业后把温州的优势技术和产能带回国,充分融入温州人的全球产业布局。联合发达国家高校或研究所共建研究基地、联合培养博士生,在应用型领域的合作取得可观成绩,如建设了激光加工机器人示范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联合研制出热腐蚀环境下金属零部件的陶瓷防护涂层,制备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冲刷和良好结合强度的涂层系统;在与Driker Design Inc公司合作的基础上,提出研制CORT精密减速器传动性能的综合测试系统,获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资助,目前已进入产业应用。

  按需设置专业群,实现产教融合与学科建设共发展。学校形成了智能制造、生物制药、先进材料与智慧建造4个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专业集群,并建立了由地方、行业、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全过程、全方位参与专业群建设与课程教学活动。在每个集群中,一方面,通过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省级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和校级扶持专业等重点专业建设工作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形成2至3个示范专业来引领集群内所有专业建设,整体提升工程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另一方面,主动对接区域产业集群,实现区域行业转型升级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互动,促进产业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高校人才资源转化为产业创新发展资源。

  学科专业群建设是产教融合的源头,在今后的发展中,温州大学将进一步突出学科专业群建设的地位,大力开展“新工科”“新文科”“教师教育精英工程”三大工程建设,构建学科专业“新结构”,实施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应用型学科建设引领温州产业经济发展新态势。构建产业、专业、创业“三业融合”的生态体系,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内在追求,温州大学将进一步完善融入产业需求和创业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增加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引领内外共生的创业文化发展,为“产业、专业、创业”集成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生态体系营造“软环境”。

(责任编辑:姚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