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书记 虞丽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高校作为青年人才集聚地、蓄水池,发挥着为党吸收新鲜血液、传承党的使命责任的重要作用。研究生作为青年精英群体,是国家各个领域的“国之栋梁”的摇篮,其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养和使命责任担当水平,直接关系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特别是随着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我们在如何引领和影响青年一代精英群体上面临着深刻挑战。我们必须把研究生党建工作放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才能培养出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勇敢肩负起时代重任的新青年。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加强新时代研究生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
加强新时代研究生党建工作是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高校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研究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把优秀的知识分子凝聚到党的队伍和事业中来,是高校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举措。
加强新时代研究生党建工作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研究生党建工作是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筹高校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灵魂。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是落实全国思政工作会议精神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政治素质,增强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加强新时代研究生党建工作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迫切需求。研究生是未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中坚和骨干力量。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建立一支政治立场坚定、文化素质较高的研究生党员队伍,培养和输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贯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抓住重点环节,着力提升研究生党建工作水平
研究生党建工作既有高校学生党建的共性因素,又有着鲜明的自身特点,具体实践中,必须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辩证思维,在遵循大学生党建工作一般规律与逻辑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推进。近年来,上海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在教育部党组和市委领导下,注重顶层设计,坚持精准施策,主要在四个方面作出了探索实践。
第一,注重统筹推进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研究生党支部作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广大研究生的桥梁纽带,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促进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阵地,必须抓紧抓实。近年来,上海高校全面建立党建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内监督工作三大主体责任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三同”机制,推动基层党建责任层层压实、从严治党要求向研究生党支部有效延伸。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院(系)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等制度,从宏观层面,加强对高校基层党建特别是学生党建工作的指导,为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提供基本遵循。着力优化研究生党支部设置,按照“党的组织覆盖、党的工作覆盖”和“支部有活力、党员起作用”要求,支持高校在按学科、专业设立研究生党支部的基础上,针对研究生特点,从最大限度发挥基层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角度出发,探索在实验室、重大课题组、创新平台、附属医院科室等研究生集聚的地方灵活设立党支部,促进党的组织全覆盖、党的工作更务实。
第二,注重加强研究生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把抓好研究生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作为研究生支部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注重选育结合、价值引领。在推动高校选优配强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基础上,每年定期举办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对研究生、本科生党支部书记进行集中轮训,充分发挥示范效应。各高校也结合实际创新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培养方法。比如:同济大学实施“卓越领航”工程,着眼提升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等党员骨干队伍能力素质,成立学生党支部书记联合会,建立学生党支部书记联席会制度,依托建立学生党支部书记训练营、学生党支部书记论坛、“红色大课堂”暑期实践等平台锤炼党支部书记能力素质;华东理工大学定期举办“研思班”,对研究生新生党支部书记进行包括集中学习、专题研究、实践考察等内容的系统培训,提升了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政策理论水平和党务工作能力。
第三,注重落实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针对研究生党员综合素质较高、专业能力较强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管理工作。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重点聚焦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三进”工作,形成实施方案和任务清单,确保学习教育实效。构建全过程教育机制,研究生从入学开始就接受党的启蒙教育,入党积极分子递交入党申请书后接受校院校两级党校系统培训,针对预备党员、全体学生党员以及毕业班党员等分别进行专题培训;同时,建立入党公开答辩机制,提高党员发展质量,通过实施定岗明责、述责答辩、群众满意度测评等,形成研究生党员在校在学期间接受全过程教育的机制。坚持把组织生活作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要载体,每年统一印制师生《党支部工作记录本》,加强对包括研究生在内的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情况指导检查;全面推广“主题党日”,常态化组织开展优秀“主题党日”和组织生活观摩交流活动,并通过视频展播、节目展演等多种形式,引领带动研究生党员组织生活质量整体提升。目前,党员组织生活“指导性内容+自选动作”的做法已在上海高校中全面推广并取得积极成效。
第四,注重发挥党支部和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按照“示范带动、突出特色、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思路,每年确定一批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示范点”,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各高校积极发挥优秀党支部辐射作用,比如:上海财经大学建立“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师生联合党支部”,实施“党支部培育计划”,推行党支部建设“清单式”引导评估,激发了研究生党支部活力。结合学习实践,定期表彰先进典型,亮出精神标杆,使研究生党员“学”有方向、“做”有目标。各高校立足实际创新实践路径,比如:上海大学构建了“榜样选树、榜样宣传、榜样学习、榜样再教育”四位一体的系统化“榜样管理”模式,激发研究生学习先进、创先争优的内在动力;上海理工大学定期开展优秀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和优秀研究生党员评选,组织典型谈建设、亮成绩、明目标、话感悟,展示新时代青年党员学生干部的良好风貌,有效发挥了榜样示范作用。
三、坚持对标争先,引领新时代研究生党建工作高质量创新发展
近期,教育部党组印发《关于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启动实施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并对研究生党建“双创”项目单列计划、专门部署。这是写好教育“奋进之笔”和推动新时代研究生党建工作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全面过硬全面进步,有利于推动研究生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提升新时代研究生党建工作质量。上海高校将深入贯彻全国和上海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党组有关部署要求,以实施上海高校新时代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工程为抓手,努力推动研究生党建工作实现高质量创新发展。重点实施四项计划:
一是实施基层党组织“攀登”计划。按照“攀高峰、登高原、强基础”的总体思路,开展上海市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和特色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创建,着力推动包括研究生党支部在内的各级党组织工作更加规范、质量全面提升。二是实施党员“先锋”计划。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组织生活创优、党员成长引领、时代先锋建功等行动,激励广大研究生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成为“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表率。三是实施党务工作者“红领”计划。落实“万名书记进党校工程”,重点对教师、研究生等基层党支部书记进行培训;抓好专职组织员职业化、专业化培养,重点围绕推进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等工作,努力打造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党务工作队伍。四是实施党建工作“筑力”计划。通过党建工作阵地拓展、党建智慧平台打造等举措,着力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水平,努力建强每一个研究生党支部,增强每一位研究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养,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