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先行先试促改革,顶天立地强科研,不忘初心为育人——

深圳大学:从“改革之子”到“创新尖兵”

2018-10-22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沧海桑田,是对一所诞生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大学发展的生动写照。

  1984年1月,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首次亲临深圳特区视察。车行至南山粤海门,时任深圳市领导介绍:“这是深圳大学校园,春季动土,秋季入学。”透过车窗向外望去,只有一片荒地和一湾海水,再远处,一眼就能看到香港元朗。

  当年,深圳大学创下了在一年之内建设、招生、开学的“深圳速度”。

  2018年初秋,从深大党委书记刘洪一的办公室向窗外望去,香港元朗已被深圳林立的高楼遮蔽。“不夸张地说,每一座大楼里都有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刘洪一自豪地说。窗外,最显眼的是直插云霄的腾讯滨海大厦,它的拥有者是深大校友马化腾。

  自建校以来,深圳大学从无到有,成长为拥有1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的综合型大学,6个学科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全球排名前1%。“深圳速度”不减当年。

  因改革开放而生,伴改革开放而兴。一座城市与一所大学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改革创新的基因在这里如何传递?

  先行先试、善行善试的“拓荒牛”

  深圳大学的历史,带着“优”和“特”的基因。

  1983年,深圳特区年财政收入1亿多元,建深大拨款5000万元。特区决定:“当掉裤子也要把深大建起来!”

  建校之初,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抽调精锐力量,一批院士专家亲临深大支援建设。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更早地接触到香港乃至国外的先进教育资源;发达的经济和宽松的政策,对人才构成天然的吸引力。

  风云际会,诞生出这所“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而深大也以此为使命,在35年间不断进行探索。毕业生不包分配、学校工作岗位向学生开放、学分制、学生自选任课教师……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上述任何一项举措,都堪称敢为天下先的“吃螃蟹”之举。

  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快车道,改革开放日益深化,深大的区位优势不再明显。此时的深圳也从过去的一枝独秀,变为面临着来自长三角等多地的竞争,急需新的突破。

  “站在历史的关口,深圳市提出创新驱动发展,而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就是具有原创性科研成果和高素质人才。学校必须从单纯的教学型高校转向教学科研型高校。”深大校长李清泉对此有着清晰的认识。

  转型发展,最大的困难是人。2012年,深大再次拿出“拓荒牛”的精神,成为国内第一批试水人事制度改革的高校,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对教职员工进行分类管理,实施预聘—长聘制度。

  与其他高校不同,对整个学校来说伤筋动骨的人事制度改革,在深大却有些“静悄悄”。没有大讨论,没有动员会,也没有教职员工的强烈反应,从试点到全校推行,一切似乎顺理成章。李清泉把这归结为深大的改革基因和深圳人对改革的包容。“新人新办法,老人用加法”的人事制度改革,却闪现着深大人的智慧。

  与此同时,深大“引育结合”,为不同类型的人才提供平台和机会。“过去是引进女婿气走儿子。”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常务副院长明仲道出了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困境。为此,深大在引入特聘教授的同时,也设置了以培育为主的荔园计划、优青计划等,“以新的增量盘活存量”。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青年教师胡瑞珍2016年入职。她入职第一年,就拿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第三年就拿到了面上项目。预聘—长聘制度让新进教师成为“鲇鱼”,老教师也变得“动力十足”。

  “改革不仅仅需要先行先试的勇气,多行多试的坚持,也需要善行善试的方法。”李清泉说,相对于大刀阔斧地推倒重来,深大更倾向于聚沙成塔,“想好一项做一项,成熟一件推一件,通过数个细小而关键的点的变化,使改革水到渠成。举个例子,我们的科研经费从5年前的1亿元增加到10亿元,深大提前就建好了与之适应的科研经费报账系统。”

  从2012年9月至今,深大先后进行了200余项综合改革。虽然深大的师生称之为“没有蓝图的改革”,但是所有改革有着共同指向,即解放教育和科研生产力。

  今年7月召开的深圳大学第五次党代会继续高举改革创新的旗帜,明确提出文化引领、创新驱动、内涵发展三大理念,力争在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改革、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大学文化创新发展、对标国际先进教育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实验探索等5个方面走在全国高校前列,以及建设新时代人民满意的高水平特区大学的奋斗目标。

  助力产业从高原迈向高峰

  5年多时间,转型后的深圳大学,已有了足以令人艳羡的数据:

  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1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从105项上升至289项,全国立项数排名从第77位上升至第23位;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论文从559篇上升到2365篇;科研经费达到10.03亿元;拥有全职两院院士10人……

  但是,在深大内部,却有着自己的“算盘”。

  “如果一个人拿到50万元的经费,另一人拿到500万元的经费,做出差不多的结果,你说谁的本事大?”只要一有机会,刘洪一就给教师们“灌输”这套理论,目的是帮助教师们避免科研的游戏化、空壳化、泡沫化。

  2017年,深大制定《大学文化创新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顶天、立地、育人”的学术文化导向。刘洪一解释说:“顶天,就是要有原创性,不能只跟着别人后面追求论文发表的数字;立地,就是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做有用的研究,出货真价实的科技成果。”

  为此,深大改变了内部“指挥棒”。在科研评价机制中,学校更看重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而非拿了多少项目经费,鼓励科研人员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

  深大还把科研奖励从评比制改为认定制,“年底对照奖励标准,符合哪个档次就给什么奖励。有年轻教师拿几十万元,也有院士拿几千元”。

  近年来,深大特别重视源头创新,在深圳支柱产业相关领域发起“原点冲击”。2016年、2017年,深大PCT专利申请公开数量连续两年位居中国高校第一位,2017年跃升至全球教育机构第十一位。

  深大光电工程学院教授彭翔团队研发的相位辅助三维成像与测量技术,成功用于文物的三维数字化,以及三维展示及三维商城建设。该团队已与联想、华为多家企业开展合作,近3年帮易尚公司累计新增产值3.599亿元。

  刘洪一在深大第五次党代会上提出建设“有灵魂的大学、有担当的大学、有卓越贡献力的大学、有广泛美誉度的大学”四大目标,突出强调以卓越的办学质量为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科技成果和学术文化的全方位支撑,以及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中作出独有的贡献。

  深大还以需求为牵引,拆除阻碍产业化的“篱笆墙”,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近年来,深大扎根深圳,以高水平科研成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南山、龙岗等8个区合作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和创新平台。

  为助力深圳主导产业从“跟随者”转向“引领者”,近年来,深大主动提出建设大平台、争取大项目、打造大团队、培育大成果。目前,深大组建了5个国家级、39个省部级平台,由院士或国家杰青领衔组建了八大优势学科科研团队。近5年,该校承担3260项各级各类纵向科技项目,累计技术转移2.4亿元。

  量身定制各行各业“领头雁”

  如今,深圳大学有了拿得出手的科研成果,但是书记和校长两位掌门人却一致认为:“对大学来说,科研成果只是副产品,大学的核心始终是培养人。”

  眼下,学校正在研究一项政策——《促进科学研究服务人才培养的管理办法》。“比如,一个市级以上的科研项目可以带动3名、5名、8名学生,创建研究型教学课题。有一套管理办法,学生变成课题组成员,学生和教师一起做、一起结题,可以算作学时。这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不只在课堂上,科研也不再是‘培养自己’。”刘洪一说。

  事实上,“我给你钱、给你地,你给我人才”,这也是从建校开始,深大就和深圳市政府达成的一项共识。在35年办学历程中,深大一直脚踏实地,将敢闯爱创的基因融入学生灵魂里,为深圳建设发展“量身定制”10多万名创新创业人才。他们在深圳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领头雁”。

  作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深大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学校搭建深港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专业型创客部落、创业者联盟、创业学院等“梦想加油站”,每年投入超1000万元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目前,创业园已孵化271家企业,其中5家市值过亿元。

  在深大,所有实验教学中心向本科生开放,大一学生就可以进实验室,跟着导师做研究。2015至2016学年,深大实验课程占比24.6%,超过1.8万人次本科生进实验室做项目。2006年至2017年,深大2万多人次本科生参加6453个学生创新发展基金基础实验项目。

  深大还利用企业资源和校友资源,聘请企业导师,将企业项目作为教学案例,把深圳产业优势和自身科研优势化为人才培养优势,用一流产业环境培养一流人才,把人才培养放在产业发展最前沿。

  在成为全国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后,深大并不满足现状,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升级版”——深大创新创业圈层。“在校内,是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创客空间;校外有创业基地、创业园,建立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在学校周边,形成毕业生创新创业的生态圈。”

  “深大的毕业生85%以上留在深圳工作。我们的目标是,以校园为核心,毕业生在周边建立创新创业圈,学校在科研资源、智力资源等方面继续支持,同时校友也可与学校建立紧密联系,进而成为整个城市创新发展的引擎。”李清泉说。而他心目中的目标,正是美国的斯坦福大学之于硅谷。(本报记者 刘盾 高靓 王家源)

(责任编辑:姚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