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西藏班上的写字课

2019-05-29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点’,还记得汉字里有哪些‘点’吗?”

  “两点水,三点水,四点底……”

  讲台上,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教师周佰胜,正在给内地西藏幼师1809班的学生上写字课。带着学生们复习完“点”,周佰胜邀请男孩罗布扎西、女孩扎西央宗上台,各自书写两个包含“点”的汉字。

  一旁听课的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郭杰小声告诉记者,班上的30多个学生,大多数是藏区的牧民子弟,“很多娃娃还是第一次出山”。

  从山里到拉萨再到岳阳,这些刚初中毕业的学生,将在湖南民院接受5年大专教育,再回到西藏,从事幼教工作。“刚来的时候,皮肤黑黑的,对人有礼貌,特别爱笑。”郭杰指着前排穿着绿色藏装、化着淡妆的女孩说,到校一年,来自日喀则地区牧民家庭的白玛普赤,皮肤在慢慢变白,日常打扮也越来越时尚。

  外貌在变,内在也有了变化。这些未来的幼儿教师,在校期间将接受系统的师范教育,其中就包含了“写字”这一基本功练习。不过,给西藏班学生上写字课,与其他师范专业班级不一样。

  “他们日常汉语交流很顺利,但汉字书写的水平与内地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差不多。”所以,周佰胜的写字课必须从基础笔画教起。为了让这些习惯了藏语书写的学生,对难度更大的汉字书写产生兴趣,周佰胜在课堂上融入了一些西藏文化、习俗,“偶尔,还会带着他们唱唱西藏民歌”。

  “有很多教学手段都是我去年在西藏采风调研时学到的。”周佰胜说,湖南民院的传统是,任教内地西藏班的教师,在开课之前都必须前往西藏调研一至两周,走进当地小学、幼儿园,了解西藏教育现状。

  去西藏,除了调研,周佰胜的另一个任务,就是把暑假返家的学生平安送到拉萨。这是民院自1993年开始承担教育援藏任务,定点为西藏等地培养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以来,一直保留的传统。

  西藏多地每到冬季,就会大雪封山、路途难行,这些学生大多数会留在学校过年。陪西藏班的学生吃年饭也成了这么多年来,学校、岳阳市乃至湖南省有关领导的惯例。

  26年间,岳阳市委、市政府和学校多方筹措,投入大量经费改善藏族等少数民族学生的教学和生活条件。记者在校园里走访时发现,校内各建筑、景观、路牌等,都有反映藏民族文化特色的标识;开设的西藏学生专用餐厅,座椅仿照牧区帐篷特色制作,中晚餐一律按照10元任选3个菜配饭标准收费,确保藏族学生吃得放心、开心;西藏学生的宿舍,冷热水系统和空调、洗衣机、网络等便利生活服务设施全部安装到位;每年学校还会给特困学生发放一定金额的慰问金。

  “多年来,湖南民院没有让一名藏族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学校党委书记李红说,这得益于党和国家对西藏教育的高度重视。截至2018年,湖南民院已为西藏自治区培养了近2000名中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

  “他们都很优秀。”李红一一列举:前前后后有40余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120余人次获得省级“三好学生”或“优秀干部”称号;700多人次在省以上各种比赛中获奖或报刊发表文章、作品;1300余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140人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6年来,内地西藏班的毕业生,已经成为充实西藏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本报记者 赖斯捷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