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西南民族大学学生奇思妙想助彝乡脱贫——

“土豆豆”变成“金豆豆”

2019-02-12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的越西县梨花村气候温凉、环境优美,适合种植优质马铃薯。然而,原本可以助力脱贫攻坚的土豆产业,在当地发展情况并不理想。由于种植技术落后、品质参差不齐,梨花村每年约有700吨土豆滞销。

  正在当地群众为此发愁时,西南民族大学一群寒假期间来此开展社会实践的学生为他们带来了希望,让人想不到的是,把村民家堆积的土豆全部“消化”的竟然是一块特别的“肥皂”。

  肥皂跟土豆究竟有什么关系?

  原来,2018年寒假期间,西南民族大学吴梦帆、陈怡等学生在越西县开展社会实践时就发现,土豆是当地的主要农作物,却没有给农民带来足够多的经济效益。

  如何把“土豆豆”变成“金豆豆”,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学生们心中。

  回到学校后,大家立即行动起来,组成“彝片净土”创行团队。通过咨询专家、翻阅文献,他们发现,土豆中有一种叫糖苷生物碱的物质,具有抑菌除菌的作用;另外,土豆中具有吸附污垢和油渍功能的淀粉,是做清洁剂的极佳原料。“能不能把土豆做成肥皂?”这样的构想在大学生们的头脑中逐渐清晰起来。

  皂化反应的原理虽然简单,但真想把土豆制成肥皂并非易事。多高的温度才会使土豆里的有效成分发挥最大效力?怎样的配比才会使土豆肥皂的清洁效力最强?这些都需要一遍遍做实验去验证。此外,“土豆皂”还要实现零污染,颜色和香气要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为此,团队成员们不断尝试,在学校支持下,他们在实验室里进行了更加精准专业的分析。经过一年的努力,“土豆皂”终于研制成功,并形成了完备、规范的生产流程。

  这次,大学生们带着精心研制出的“土豆皂”再次来到梨花村,村民们都瞪大了眼睛,想不明白眼前这群“学生娃”是怎样把土豆变成肥皂的。

  创行团队还在为“土豆皂”的销路积极奔走。不久前,希尔顿酒店集团的相关负责人,在一次创新创业比赛中了解到“彝片净土”团队从事的工作,并对土豆清洁系列产品产生了浓厚兴趣,表示可以与梨花村合作,将当地的“土豆皂”引进到希尔顿酒店客房。此外,团队还与多家电商对接,致力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为“土豆皂”打开销路。

  “我们想以自己的方式守护这片净土。”今年寒假,“彝片净土”团队到凉山与当地政府协商成立了合作社,向当地村民传授加工技术,把大批滞销土豆投入清洁产品生产,带动村民就业。小小土豆在学生的奇思妙想中华丽变身,不仅“滚”向外面的世界,还铺平了彝乡的脱贫致富路。(本报记者 鲁磊 通讯员 吴其昌 尹金航 石蕊)

(责任编辑:姚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