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浙江:绿水青山谱华章

2019-09-19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 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

  新中国成立后,浙江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领域建树斐然,在追求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上亦是如此。目前,全省共有义务教育学校5043所,高中(段)教育学校914所。15年教育普及率已达99.02%,基础教育普及程度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2015年,浙江成为最早实现所有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认定的五个省(市)之一。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优质均衡是人民对教育公平的最大期盼。”在今年的全省教育大会上,浙江省委书记车俊的话意味深长。

  优先发展,“强教育”的承诺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同年7月,浙江全省陆域各县相继解放。政通人和,百废待兴,彼时的浙江教育基础十分孱弱。据统计,全省幼稚生仅0.4万人,计54个班。初高中合计189所,学生5万余人。一个省的教育规模比不上如今的一个地级市。

  记者在《浙江教育史》中找到这样一句话:在新旧社会交替的特定时期,全党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和启蒙。这些都为当时的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环境,使浙江教育得以稳健地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优先发展教育。浙江省委、省政府从那时起便许下了承诺。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向前推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浙江经济迅速腾飞,优先发展教育也在提速。

  义乌,浙江经济的“优等生”。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让城区的教育资源捉襟见肘。位于闹城区的稠城三小场地狭小,没有标准的操场和体艺馆,市政府为此专门召开联席会议并建立月报告制度,敦促各个部门通力协作为学校解难。一年后,稠城三小达到了现代化学校的标准,“教育项目优先落地”在义乌落地有声。

  常山,浙江经济的“后进生”。2017年,县委、县政府将教育列为“一号工程”。当年地方财政收入14亿元,教育投入就有4.89亿元。解放前就建校的芳村小学获批5000多万元迎来了易地新建,学校面积扩大了两倍,配置了250米环形跑道、足球场、体艺楼等,百年老校换上了新颜。

  把最好的资源留给教育,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早已成为浙江全省上下的高度共识。多年来,在浙江推进教育均衡的关键时刻,省委、省政府都给出了有力的回应。

  早在2004年,浙江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就出台系列政策,随后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努力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2013年,浙江提出了“高水平均衡”,省政府出台实施意见,各市、县(市、区)将其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2018年,省政府出台《浙江省富民惠民安民行动计划》,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提升工程列入其中。

  “可以说,长期以来,浙江从基本均衡到高水平均衡,再到目前的优质均衡,一张蓝图绘到底,始终走在均衡发展之路上。”浙江省教育厅党委书记、厅长陈根芳说。

  城乡统筹,“一盘棋”的格局

  如今的江山市石门小学,在村里是高颜值的地标性建筑。学校按照浙江省一类标准化学校建造,设计中还特别注入了徽派建筑元素。村民们对它的评价是:“学校造得漂亮,里头啥都有,不比城里的学校差。”

  但在过去,这里的教室是石砖简单垒起来的,没有专用教室和操场,最多的一个班级挤了70多人,到了江南梅雨季节会有明显的霉味。直到被纳入省里的“改薄”工程后,学校才得以脱胎换骨。

  2011年,浙江制定了《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基准标准》,纳入对县(市、区)政府业绩考核,该建的就得建,该改的必须改。目前,全省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4829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达标率为95.8%,城乡基本实现校校标准化。从今年开始,浙江又进一步开展现代化学校建设,引导学校从按标准建设转向高质量个性化特色发展。

  学校建设城乡“齐步走”,除了实现刚性的指标,浙江还有“暖心”的工程。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热水淋浴设施建设工程、中小学校园饮水质量提升工程、中小学塑胶跑道建设工程等先后开展。

  终于,城乡的孩子同时坐进了窗明几净的教室。那么,他们的课堂会是怎样的风景?在互联网技术发达的浙江,教育优质均衡也在寻找答案。

  每周,永康市实验学校的教师会在录播教室里现场教研,几十公里以外的柏岩小学的教师可以通过大屏幕实时观看,并通过音视频设备与对方进行研讨。到了课堂教学时,双方在各自的录播教室里同上一堂课,教师的一言一语,学生的一问一答,以光纤的速度实现了同步。“大家就像坐在一个教室里,山区的学生有了城里的同学。”柏岩小学校长胡平飞打趣地说。

  据悉,浙江的这项“互联网+义务教育”工程,通过城乡同步课堂、远程专递课堂、教师网络研修、名师网络课堂等结对帮扶形式,建立县域内、市域内跨县、省域内跨市三种城乡学校结对。计划到2022年,全省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实现“互联网+”结对。

  推进县域内教育优质均衡的同时,浙江也在缩短县域间的差距。省政府先后确定了19个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薄弱的地区作为重点帮扶县,采用定期督查、限期整改等方式,督促地方政府针对薄弱学校和薄弱环节,一校一策,加大投入,整改提升。截至目前,已累计实施改造项目615个,投入资金156亿元,多数县(市、区)摘掉了底部的“帽子”,基础教育获得了大发展。

  重拳破冰,“拔钉子”的精神

  “优质均衡”的漫漫长路绝非一帆风顺。有了拦路虎,有了“钉子户”,浙江就用改革重拳破冰。

  城市择校热,是教育优质均衡的一块顽疾。

  海宁市教育局原局长胡振学至今还记得,择校最“疯狂”的时候,城区热门学校一个班竟然有74人,“择校费”更是万元起步,“别说优质均衡了,就连最基本的教育公平都没了保障”。

  于是,教育局通过当地电视台的一档民生节目,向市民承诺“零择校”。那年,胡振学姐姐的孙子正好要上小学,想要择校,在刚性政策面前,他也是爱莫能助。

  治乱用重典,海宁的“零择校”收到了奇效,打招呼、递条子的人少了,招生重回正轨。不久后,浙江发布了“史上最严择校禁令”,坚决纠正择校乱收费行为,到2014年全省89个县(市、区)全部对社会公开宣布全面实现零择校、零择班、零择座、零指定的“四零”承诺。此后,浙江又在全国率先建立户籍生入学预警机制,促进招生工作平稳有序。

  择校“退烧”了,大班也开始“消肿”。2017年,浙江实行消除大班额专项行动,短短两年时间,已全面消除大班额。目前,全省小学班额45人以内的占97.75%,初中班额50人以内的达99.84%。

  农村师资弱,是教育优质均衡的一个痛点。

  丁栅中心学校没有想到,2014年学校竟然交流到了一名大咖教师——县音乐学科带头人孟雅琴。孟雅琴原本是城区泗洲小学的教师,因为嘉善的教师交流政策来到这里。“丁栅是非遗‘嘉善田歌’的传承基地,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更能发挥出我的作用。”孟雅琴迅速提振了村校的音乐教学,还带领孩子们在全市完成了一场汇报演出,教师交流结出了果子。

  嘉善的一曲“田园牧歌”,很快在浙江大地上传唱。2013年,浙江省教育厅下文,义务教育阶段在同一公办学校,校长连续任职10年、教师连续任教12年,纳入交流范围,原则上随迁人事关系。城区学校交流到农村学校的教师,服务时间不少于3年;县域内符合交流条件的骨干教师每年参与交流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骨干教师总数的15%。截至目前,全省交流人数超过6.5万人。

  除了给村校“输血”,浙江还启动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升村校的“造血”功能。全省18万名农村教师享受任教津贴,12万名享受农村特岗教师津贴,10万名享受乡镇工作人员补贴,初步形成了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完善农村教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在地理位置特别偏远、条件特别艰苦的学校任教满30年的教师,表现优秀且仍在农村任教的可单列评聘高级职称,不占所在学校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每两年,浙江还评选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每次100名,每人5万元。

  改革提质,“执矛者”的担当

  公平是保障之盾,质量是进取之矛。浙江教育秉着“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时代精神,勇当改革的执矛者。

  执矛者,领理念之先。

  信不信,一颗小小的土豆也能成为一门课程?在孙权故里富阳,富春七小把土豆做进了课程。学生们在劳动课上种土豆,在科学课上观察土豆,在数学课上学习土豆买卖计算,在语文课上为土豆编写一个故事……“几堂课下来,学生们对土豆的表征、生长习性、营养价值等知识了如指掌,他们通过这种方式认识了很多农作物。”校长章振乐介绍着课程的魅力。

  几年工夫,学校建起了“开心农场”、农作物博物馆,并牵头成立了“新劳动教育”联盟。一所普通小学的深刻变革,离不开浙江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把学习的选择权还给学生。

  “在教育机会和办学条件基本保障后,浙江的义务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寻找适合教育的学生’到‘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说。

  2015年,浙江下发《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初中、小学开齐开好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课时占比分别达到15%、20%左右。2017年,借鉴高中段选课走班的成功经验,开展初中基础性课程分层走班教学。目前,全省共有286所初中试点走班,3个县(市、区)实现了初中全面走班。

  执矛者,领机制之先。

  开学季,杭州市竞舟小学迎来了自己的20岁生日。20年前,作为全国教育集团化的先行者,求是小学竞舟校区在西溪湿地边打下了第一桩。如今,办学成熟的竞舟小学脱离了集团,自己成为母体建起了分校,还兼管一所农村小学。

  放眼浙江,杭州市的新名校集团化实践、衢州市柯城区的“一校两区”、桐乡市的农村教育集团化等,都在教育集团化的大浪中激起了朵朵浪花。机制的突围,盘活了教育资源,城乡学校在携手中发展壮大。

  还有,为缓解教师结构性短缺,浙江开展了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将教师从“学校人”变成了“系统人”,在全国率先实现“县管校聘”全覆盖。为解决教师继续教育的难题,浙江率先在全国建立了分层分类的教师培训制度,教师“点单”培训,省级培训经费每年近1亿元,由省财政全额负担。为推进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浙江出台十项举措,重点解决入学报名、教育缴费、学后托管等一批群众牵肠挂肚的“关键小事”。

  潮起潮涌七十载,砥砺奋进新时代。优质均衡新篇章,浙江教育复开来。(本报记者 蒋亦丰)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